周领顺教授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谈乡土语言翻译批评实践

发布时间:2018-05-02浏览次数:2310


20184月26日晚,上外博士沙龙第293期讲座于虹口校区一号楼凯旋厅成功举办。本期沙龙我们有幸请到了周领顺教授为我们带来“译者行为批评与乡土语言翻译批评实践”为主题的讲座。周领顺教授担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委员、扬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扬州大学领军人才、扬州大学翻译行为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翻译协会副秘书长,并在《翻译论坛》杂志担任执行主编且在多所大学兼职教授、特聘教授等;周教授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和省社科基金项目10余项;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译著10余部。此次讲座周教授从自己构建的中国本土翻译理论入手,结合自己开拓的“乡土语言”翻译批评“试验田”,将批评理论与批评实践完美地结合起来;在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基础上,尝试构建译者行为批评“标准”,以期使翻译批评尽可能做到全面和客观。

讲座伊始,周教授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学科地图,即以汉语语言学研究和翻译实践为外围基础,以服务于译者行为批评和乡土语言翻译批评为研究核心。周教授将语言研究的严谨性和对于“经验性”翻译实践的升华融为一体。在研究核心中,周教授又实现了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和乡土语言翻译批评“试验田”的有效互补。无论是汉语语言学研究,还是翻译研究,周教授都有足够的标志性成果作为支撑。

在讲座过程中,周教授向我们梳理了翻译批评的历史并预测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周教授提及传统的翻译批评一直比较冷清,他为我们挖掘了翻译批评冷清的主要原因:一是翻译批评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批评了别人,却也不一定让人信服;二是也不会有这样的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标准;三是因为人们找不到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看法,而最终结果往往是不了了之。周教授讨论了科学意义上的翻译批评不在于要谋求一个“标准”,而在于发现看问题的科学方法,周教授就借助“连续统”的方法,描写了美国翻译家葛浩文的翻译事实,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周教授的“译者行为批评”理论,被称为“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而且是真正的、属于翻译批评的“人本研究”理论。周教授认为,“以人为本”的翻译批评大有作为,只有在翻译活动中把人的意志考虑在内,把人本研究和文本研究、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意志研究和行为研究等等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坚实的和客观的翻译批评之路,也才能做出符合实际的翻译批评。

汉语“乡土语言”翻译批评个案中,周教授通过“爱屋及乌”和“love me love my dog”的关系,分出“对不对”和“好不好”两个层次,强调文化翻译需要传真,而文学翻译重在务实,语境中的文学翻译者不是静态的词典意义的解读者。“对不对”和“好不好”两个层次,是能够进行量化分析的。而在“好不好”的层次,又分为“基本层”和“高级层”。基本层旨在追求交际信息的通达,高级层旨在追求风格的再现。周教授还将“归化”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上的归化不属于翻译的范畴,如葛浩文就将同一个归化的说法“laying all your cards on the table”配给了“竹筒倒豆子”,把类似的“put all one’s cards on the table”配给了“打开天窗说亮话”。一个原文可以有不同的译文,而把相同的“译文”配给不同的原文,却是不符合事理的。

讲座最后,周教授站在汉语语言学的背景,跟我们分享了自己对于译学界一些做法的反思,从术语到其他个案,都让大家为之耳目一新,拓宽了大家的视野,提高了大家的问题意识,为我们以后的翻译研究之路指明了方向。此次沙龙让我们学习到了许多实用的翻译批评分析路径,提升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我们十分荣幸地能够近距离和周教授进行交流。我们发现,周教授是一位幽默儒雅的学者,他能够把翻译学的学问讲得深入浅出,充满哲理,再加上他语言学的严谨和他丰富的翻译实例,无不让人深为信服。我们期待有机会再次聆听周教授的分享。至此,本期讲座圆满结束。

博士沙龙今后会继续为大家推出更多精彩讲座,欢迎您继续关注我们!





博士沙龙期待您的参与和交流!

(文/上外博士沙龙 苗雨婷)

虹口校区

中国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200083)

松江校区

中国上海市文翔路1550号(20162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