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新教授谈面向未来的翻译

发布时间:2017-12-08浏览次数:959

20171130日,上外博士沙龙第280期讲座在逸夫图书馆606会议厅成功举行。本次沙龙有幸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家新老师,与我们分享他对未来翻译道路的看法。王家新教授不仅是一位翻译家,还是一位诗人、批评家。他的创作贯穿了中国当代诗歌三十多年来的历程,先后出版有诗集、诗论随笔、译诗集及其译作三十余种,并编选出版有多部中外现当代诗选、诗论选集曾获包括韩国KC国际诗文学奖在内等多种国内外文学奖、诗学批评奖和翻译奖。本期讲座吸引了众多校内外硕博研究生和老师参与。

讲座初始,王家新教授就反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会从事诗歌翻译?“因为热爱!”于是,便引出了今天所讲的主题——面向未来的翻译。本次的演讲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部分王家新教授介绍了翻译、翻译研究、翻译诗学在今天所经历的巨大震荡和深刻蜕变。一些国外诗歌的翻译难度很大,原文一页的翻译可能就要捉摸一两天,诗歌不像叙事,它带有哲学性和隐喻性,翻译家们难于把握其中的结构。王家新教授认为翻译一首诗,要读关于它的很多东西,而且要把它放进更大的环境中来看,了解一切,从中获得新的感知,才可以开始翻译。翻译理论要从本雅明说起,他认为翻译不是两种语言僵死的对等关系,要先熟读他,研究它,不能轻易地随便拿来翻译。翻译是一种生命的认同,是一种自身的辨认。

第二部分关于诗人译诗要做到承续、拓展与创新。王家新教授认为我们在谈“信、达、雅”时,那都是老调子了。但在目前的中国翻译领域,“信、达、雅”依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在鲁迅那个时代,他完全持反对态度,但是像瞿秋白那样的学者却一直信奉这一原则。当年的问题还是今天争论的问题,他们都没有否定“信”,即忠实,但还有一种更高的忠实,看上去是背离了原文,恰恰是以这种方式切入了原文。我们不能陷入了翻译的陷阱,没有两种语言是对等的,也不可能对等,韵律性并不是表面的,不能亦步亦趋地死套。当然,王家新教授也不否定“信”,这依然是他翻译时的一个前提,但是不仅要忠实还要可信赖,也可以是通过背叛达到的忠实。翻译家们需要冲击,因为现在还是受“信达雅”的影响,“雅”是重要问题,过于迂腐、文学化、小资化,挡住了原文。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韵律问题,而是更深层的,更接近奥秘的问题,这才值得我们探讨出来。王家新教授一直强调司汤达“潜入它者”的观念,一个诗人不能把不同的诗翻译成一个调子,一个模样,翻译不能太任性,过于自我,要潜入“他者”,把他们表演出来,通过翻译给语言新的身体,这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一种创造。

第三部分主要关于面向未来的翻译。我们这一代诗人译者的翻译,从本雅明、斯坦纳、德里达、鲁迅等人那里获得过一些理论支持,也受到庞德、策兰、穆旦、王佐良等诗人翻译实践的激励和启示。我们不仅要重建“诗人译诗”的传统,也要为一种新的翻译诗学提供可能。在一个“信、达、雅”那一套仍支配着许多人的环境中,我们也需要更富有冲击力的翻译,需要能够推进中国诗歌和语言文化向前探索的翻译,需要一种“为了未来的翻译”。

讲座后的提问环节,一位博士请教王家新教授怎样才能体会诗中的感情色彩并且把他准确地译出来,对此王教授强调要反复“读诗”,这样才能感受到与原作者“心有灵犀一点通”,并且要训练自己对文学的敏感性。要有一颗诗心,懂诗,诗的功底要深,翻译要严谨。

本次讲座在听众掌声中圆满结束。

博士沙龙今后会继续为大家推出更多精彩讲座,欢迎您继续关注我们!

  

博士沙龙期待您的参与和交流!

  

(文/上外博士沙龙 赵敏)


虹口校区

中国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200083)

松江校区

中国上海市文翔路1550号(20162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