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沙龙第262期:Literature +Germany =German Literature ?

发布时间:2017-05-10浏览次数:575


428日下午,上外博士沙龙第262期讲座在虹口校区1号楼附楼2层英伦厅顺利举行,主题为“Literature+ Germany =German Literature ?,博士沙龙有幸请到了Dr. Gabriele Elisabeth Otto.

主讲人Otto博士曾在德国,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多所大学讲授德语和德国文化,前后15年有余,擅长领域为叙事理论和跨文化视野下的文化学习。主讲人对东方文化同样有着自己的领悟,她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浪潮或者流行趋势,跟随着读者,社会和技术的脚步,持续改变着自身。

谈到德国文学,Otto博士将其定位为欧洲文学的一部分;欧盟的成立,不仅联络了欧洲各国还影响了德国文学。主讲人以德国国家历史为主线,讲述了德国文学发展过程中几个主要阶段。

神圣罗马帝国(Holy Roman Empire)成立于公元8世纪,这个国家以没有边界和首都的形式存在了超过700年,包括现在的法国,波兰,德国和意大利部分地区,是多种文化的汇集地。直到公元962年,德国都从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1250-1806年,德国文学受到了拉丁和希腊文学的影响,从宗教中分离,更好地服务于人文领域。

中世纪和魏玛共和国时期分别见证了德国文学史上两次黄金时代。第一次黄金时代,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涌现了一大批天才创作者。同时,中产阶级的崛起和宗教影响力的消退促使德国文学被视为教化的工具。诗人作为“舆论领袖”和“世界观的塑造者”,社会地位大大提升。第二次黄金时代出现了大批享誉世界的文豪,思想家,比如歌德,席勒,海涅和康德。

二战期间执掌于纳粹12年的德国文学于1945年面临着困境。经过两年的探索,Group1947带领德国文学突破“宣传工具”和“意识形态传播者”的定位。诗人,小说家等文艺工作者开始在公开场合,朗读自己的作品,并接受公众的批评。这个时期作品形式多样,语言形式较为灵活,主要内容为过去发生的事情,创作者自身经历及对战争的反思。以Eugen Gomringer的诗作Silence为例,原文如图:

  

这种特殊形式的诗作促使人们思考“沉寂”(Silence)究竟是什么,可能是对战争中受害者的祭奠,或是对人性丑陋一面的唏嘘感叹,还是其他等等,作者也不知道,因此选择用中间留白的形式,发人深思,可以说是“此处无声胜有声”。

1985年开始,入德移民和他们的生活引起了德国文学界的关注。德国社会中,移民常被视为没有话语权的边缘群体,饱受歧视。邀请具有移民背景的人写诗成为象征民主自由的新潮流。然而,这种诗作倍受评论家,左翼作家的诟病,原因如下:移民应该用其母语而不是德语进行诗歌创作;移民诗人应保留其来源地的文化标签。

1989年后,东西德的合并带来的社会变动让德国文学界重新陷入“该如何面对过去”和“应该让哪种声音被聆听”的困惑。就此,他们得出了一些结论:客观公正地看待东西德作家,二者各有所长;对比的目的是消灭偏见和冲突。

英语中难民用 “refugee”表示,然而德语中“难民”转换成英语相当于“people who fled”,由三个单词组成,这考虑到“难民”本身具有的政治敏感性。2015年开始,难民题材的戏剧在德国被频繁搬上舞台,寄希望于帮助难民群体发出自己的声音,引起政治家和公众的重视。然而,这类戏剧也受到了批评,评论家认为作品没有独立于主流群体;导演和演员没有难民背景,所以这类作品无法代表难民群体。

Otto博士的讲座思路清晰,以批判性视角看待德国文学的发展,在场同学表示受益匪浅。讲座结束后,几名德语专业的同学留下来和主讲人用德语交流,他们的问题得到了耐心的解答。

本期讲座圆满结束,博士沙龙接下来会带来更多的精彩讲座,欢迎您继续关注我们!

(文/上外博士沙龙 吴林璞)


虹口校区

中国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200083)

松江校区

中国上海市文翔路1550号(20162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