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沙龙第23期静湖读书会:翻译学专场

发布时间:2016-12-09浏览次数:1194


  20161130日晚六点,上外博士沙龙第23期静湖读书会翻译学专场在松江校区第四教学楼340教室顺利举行。主讲人陈竞宇博士围绕《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Translation Changes Everything: Theory andPractice, On Translator Ethics: Principles for Mediation between Cultures,Translation in Global News, Translation,Resistance and Activism五本书和大家分享了主要的翻译流派,译者伦理,译介学相关以及翻译业界的研究趋势与动态。

陈竞宇,高级翻译学院2016级博士生,本科就读于上外英语学院,曾在高校从教三年,研究兴趣为翻译文学,译介学。到场的研究生同学研究方向基本上为语言学和口译学,一部分有意向在口译学方向继续深造,所以陈师姐读书会开始大概介绍了高翻学院下面专业方向设置情况,分为口译,笔译,译介学和翻译史。翻译学博士的课程设置与研究生有很大不同,博士课程绝不仅仅是文字对应或翻译技巧的练习,更注重于结合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比如自己的同门师弟擅长译介学下面的诗歌研究,并即将在明年春天为大家带来一场讲座。

陈师姐认为翻译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翻译学的理论支撑为语言学。同一位作者的观点也会随着时代大方向做出适应,比如《翻译学导论》这本书的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国,阿拉伯国家和其他非欧洲国家的翻译研究,对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翻译,后结构主义,翻译伦理上给予更多重视,这也反映了作者朱志瑜和徐敏慧老师几年间思想的变化。目前第三版市面上还没有,学校图书馆有第二版,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借阅。

翻译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译者以语料库为基本工具进行比如机辅翻译,后现代主义翻译和当下比较流行的试听翻译。翻译研究分为文化学派研究和语言学派研究。

谈到文化学派研究一定绕不过一位学者,Lawrence Venuti。韦努蒂2012年出版了 Translation changes everything theory and practice,这本书实际上是一本论文集,有12篇论文组成,更多关注译者伦理等问题。韦努蒂本人于2013年到中国讲学。翻译伦理学领域的另一位知名学者Anthony Pym,专注于译者开拓的领域以及职业译员的伦理。

Translation,Resistance and Activism这本书的作者Maria Tymoczko在国外享有盛名,她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翻译。美国学者埃德温.根茨勒得到了国内翻译界的关注,因为他系统地梳理了各大翻译学派。师姐向大家推荐了他的《当代翻译理论》(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作为基础阶段阅读书目。

Translation inGlobal News的作者SusanBassnett和之前几位学者相比学术历程比较复杂。Susan最早的研究方向是比较文学,近年来转向国际传媒研究。她曾一度放弃比较文学,认为比较文学已经灭亡,进入了一个翻译时代,后来承认比较文学与翻译共存。“文化转向”这个概念最早为Susan Bassnett提出.

聆听了师姐的分享后,同学们收获了翻译研究的一些新思路,同时结合读书会内容和自己的思考,积极向师姐提问。有同学问到中国在翻译理论上的学术成就为什么不如西方显著,是不是受英语在国际上的强势地位影响。陈师姐认为罗新璋老师在《翻译论集》中已经解释得很明确,中文翻译偏向感性认知,没有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而是基于译者对翻译产生的感情著书立说,倾向用文章学而不是思辨的视角。

另一个问题是关于中国文化走出去,同学觉得和我们每年翻译外国著作的数量相比,国外对中国优秀作品的翻译数量就很少了,外国学者翻译中国作品这一块都有哪些特点。学姐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意义,目前倡导的中国文化走出去采取的策略之一就是借帆出海,即借助国外汉学家将中文作品翻译成外文。然而,这个过程全部依靠他们有点理想化。翻译什么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汉学家对中国明清小说,文化史,名人史最感兴趣,他们认为明清以前的历史和文化最具有中国特色;因此,翻译内容的选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外受众的兴趣。

23期静湖读书会--翻译学专场圆满结束,大家用掌声表达了对师姐的感谢,期待与大家相聚在下一期的静湖读书会,一起读书,思考。博士沙龙接下来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分享,欢迎您继续关注我们!

(文/上外博士沙龙 吴林璞)

虹口校区

中国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200083)

松江校区

中国上海市文翔路1550号(20162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