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力学视角下的汉英对比与翻译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07浏览次数:748


113日晚18:30,上外博士沙龙第239期讲座在虹口逸夫图书馆6606会议室成功举行。我们有幸邀请到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王建国教授担任主讲人,讲座主题为“物理力学视角下的汉英对比与翻译研究”。王建国教授博士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现为华东理工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术委员会艺术与教育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时还是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上海市翻译硕士教指委委员。研究方向为语言学、翻译学,共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关联理论与翻译研究》等各类著作7部,主持或参与课题19项。

讲座开场,王教授王教授利用《檀香刑》中sandalwood death” or“sandalwood punishment”的不同翻译引出“译者主体性”这个概念。接着王教授又举了一个关于牵”的翻译争议,引出今日讲座的主题——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规律性,打破译者主体性的局限。这些规律是王教授上课时根据一些例子,对比外国专家修改外文籍专家的翻译中无意发现的。

汉语语用重过程,英语语用重结果,王教授认为这一点用译者的主体性来解释不够有力,他解释为,过程相对结果是扩展或展开的,而结果相对过程是浓缩的或压缩的。据力学原理,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由此推断,英语对一个事物认识或事件过程的压缩,会产生心理弹性势能,即在感知上是一种心理势能导向的语言,感知力对事物或事件感知的驱动过程是上升的过程,就像火箭一样。而汉语由于其扩张趋势则会产生心理动能,是一种心理动能导向的语言,感知力对事物或事件感知的驱动过程,相比英语而言,则是下降的过程,就像瀑布一样。

王教授指出在心理动能导向的汉语中,汉语对事物认识或事件发展过程的描写会采取增加事物质量或事件过程情节的方式,语言形式表现为增重;平面结构,小句短小,形式规整表现为加速和减阻。而由于不间断或连续性强的语言形式才能获得更大的动能,这就导致了汉语中存在多种界限不分明的语法现象。随后,王教授针对这些特征一一举例加以阐述。而在势能导向的英语中,大多表示结果状态,弱化甚至忽略达到最后状态的过程细节,语言形式表现为减负;分级处理的逐次上升表现为加速与减阻,处理过程中多用虚词标记,因此界限分明,这与汉语有明显的区别。对于英语的减负、加速与减阻,王教授也详细地向我们作了解释。

全场聚精会神,沉浸于王教授给我们带来的学术创新观点中。就汉英语言差异进一步思考背后的规律性,王教授提出汉英思维方式差异也可以通过动能与势能来解释。由于时间原因,王教授重点解释了悟性意识、空间意识和时间意识差异,并举例加以支持物理力学观点。王教授又从汉英文化方面探究衣食住行、建筑、规则法律等对翻译的影响,令我们耳目一新。

教授自称一辈子要投入于研究中,全场敬佩不已。他强调汉英互译要从宏观着手,注意思维方式、审美方式、语用策略和语言形式的功能转换,并给出了一些研究建议:要系统解释汉英两种语言、系统解释翻译现象、系统解释文化现象、系统解释审美差异。

王教授的演讲内容丰富、条理清晰,为我们提供了翻译的新视角。讲座末尾,有许多观众在不同方面向王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包括关于翻译过程中与理论契合的例子的来源与选择标准,以及从物理力学其他角度探讨与翻译的相互解释性。王教授说他主要参考国外的例子,因为更具前卫性与说服力,而物理力学的其他角度也给了王教授新的启发与触动。

本次讲座圆满结束,博士沙龙今后会继续为大家带来丰富精彩的讲座,欢迎您继续关注我们!

(文/上外博士沙龙 徐望)

  

虹口校区

中国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200083)

松江校区

中国上海市文翔路1550号(20162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