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期博士沙龙:从文学到文化——我的博士求学之路

发布时间:2016-05-18浏览次数:994

54日晚六点半,上外博士沙龙第224期暨第十六届“爱未来”研究生学术文化节系列活动在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604会议厅准时举行。本次受邀的嘉宾是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周怡老师。周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美加文学与文化研究。本场讲座,周老师以“从文学到文化:我的博士求学之路”为题,分享了个人对博士论文写作的经验和思考。

讲座伊始,周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讲座的重点。鉴于之前很多老师和同学都讲过博士论文选题、初稿写作后期修改等具体步骤,周老师“旧瓶装新酒”,重点介绍自己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经历与感悟,与大家分享非常个人化的心路历程。

接着周老师以自己获得的上海市优秀博士生论文为例,为大家讲述了评选市级优秀论文的步骤和要求:上海优秀博士论文的评选是在获得博士论文学位的一年之后,要求博士考评优秀。参评标准中最关键的是博士阶段以及获得博士学位一年内的科研量、论文发表数量。周老师用自己的评选经历引出博士论文写作期间的一些感悟。

  

博士论文写作与情怀

周老师说,读博的四年是人生中最为充实的岁月。一生最宝贵的是生命,人的一生只有一次,我们要怎样度过?用大家熟知而又贴切的话来表达,就是在回首往事的时候感觉到生活得很充实,没有虚度年华,没有心感愧疚,没有落于庸俗。读博四年确实是自己送给自己的礼物,论题是自己精心挑选的,自己找材料支持论文的观点,设计论文结构,不惜工本的去完善修改。这一切都是因为“情怀”,是因为喜欢。如果在博士论文写作过程中没有兴趣的支撑,就会非常痛苦。

  

博士论文写作带来的苦与乐

周老师回忆读博期间最大的感想是时间的宝贵。博士阶段最大的敌人是永远都不够用的时间。因为博士生群体中很多人有家庭或工作,读博时的精力经常被其他的东西所牵引。然而论文写作不是靠零碎时间能完成的,需要完整的大段的时间,这就要求大家合理安排好生活。周老师接着介绍了自己的博士学习过程,她严以律己,从博士一年级开始立下目标,并坚定、坚持地走完了博士生涯。最充实的时光也伴随着痛苦,但看到自己的论文发表在学术期刊上时,又会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周老师说,自己其实很羡慕能够全职读博的同学,他们可以心无旁骛,认真学习、产出。她希望也鼓励大家珍惜机会和时间,多多充实自己。

  

转向与机遇

随后,周老师为大家分享了关于博士生学习和论文写作的建议。博士一年级时要听尽可能多的课,根据不同老师的研究方向和个人特点,吸收不同的观点和角度;读尽可能多的书,为自己的论文写作寻找灵感,形成大体的想法。但周老师也提醒大家,读博期间一切都没有定数,最初的想法有时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关键还是要结合个人兴趣和当下的形势。周老师读博之前对美国当代女作家安妮·普露很感兴趣,读完了她所有的相关作品,周老师也最早从女性生态主义的角度出发,研究安妮·普露。当时研究角度、作家都很新,所以一年可以发表两三篇的核心论文。后来周老师开始系统阅读加拿大本土作家爱丽丝·门罗,当时爱丽丝·门罗在中国几乎没有知名度,研究她的风险很大。虽然论文写作要考虑到现实因素与风险,但周老师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最终门罗获得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周老师成为发表关于门罗作品的论文、专著第一人。周老师讲到,研究中这类事情可遇而不可求,即使门罗没有得奖,自己也会继续研究下去。周老师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给大家带来了不少启迪和激励。

  

文学到文化的转向

最后,周老师讲到了文学到文化的转向。周老师对加拿大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加拿大文学也是值得投入时间和经历的研究主题。文化研究最早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进入中国。我们常说的“文化转向”主要是指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在社会人文学科领域,文化问题越来越多地成为讨论的焦点。周老师将门罗的作品与文化研究结合起来,讲到加拿大性(Canadianess)这一概念。加拿大建国历史较短,国内文学史也短,而门罗在这方面是很好的研究话题。出生在安大略的门罗是地道的加拿大人,其笔下小说中描写的是安大略小镇生活景象,身上带有纯粹的民族文学身份,将对门罗的研究与文化大背景结合起来,可以寻找到合适的论文写作角度。

讲座在大家的掌声中结束,周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争得了在做听众的敬佩。讲座结束后,还有不少同学留下来与周老师进一步探讨与自己学习和研究相关的问题。本次讲座为大家博士论文写作提供了助力,为大家现有的学习和研究带来启发。博士沙龙将继续举办学术活动,期待与大家再次相约。

  

(文/上外博士沙龙工作坊 朱文山)


虹口校区

中国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200083)

松江校区

中国上海市文翔路1550号(20162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