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虫小技”语言学的魅力——优博项目“语言与教学专场”

发布时间:2012-11-11浏览次数:654

“雕虫小技”语言学的魅力

——优博项目“语言与教学专场”

第81期上外博士沙龙于2012年11月7日晚在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604报告厅如期举行。本期沙龙是2011年度上海外国语大学优秀博士论文资助基金项目四场系列讲座之一——语言与教学专场。三位“优博”项目基金获得者分别是2010级博士研究生袁燕华(论文题目:《建构主义视阈下的互动式英语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理论与实践》)、从迎旭(论文题目:《错位修辞类语法隐喻认知功能研究》)和柳华妮(论文题目:《基于课程目标的中国英语教材发展研究》)。本期博士沙龙还特别邀请了上外语言研究院副研究员吴芙芸老师,她结合每位博士生的陈述进行了精彩的现场点评,并给出了中肯的修改和完善意见。

袁燕华:《建构主义视阈下的互动式英语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理论与实践》

袁燕华同学的陈述分为选题意义及综述、理论建构、案例研究、研究方法及研究结果五个部分。她选取英语教师校本培训作为特定的研究领域,结合国内外校本培训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对江苏省丹阳市6所中学的在职英语教师为期3年的校本培训进行调查,采集到教师教学日志、学生周记、访谈和实验结果等相关数据,探讨了多方位交互式英语教师校本培训模式如何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论题,最后得出两个结论:1)多方位交互式英语教师校本培训模式包含教师自身、学生、其他教师和研究者四个关联方,且其在发展教师反思能力方面作用各异;2)实践证明:多方位交互式英语教师校本培训模式在发展教师反思能力上是有效的。

丛迎旭:《错位修辞类语法隐喻认知功能研究》

第二位主讲人丛迎旭同学主要围绕选题意义及缘起、研究对象与目标、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发现与问题四部分展开陈述。首先他介绍了语法隐喻已成为国内外语言学界一个研究热点,而他本人也有了相当数量的前期成果发表在《现代外语》、《外国语》、《外语与文化》等知名核心期刊上。接着他提出研究对象是形容词的跨范畴用法——错位修饰,并通过研究语法隐喻理论,为错位修饰认知功能研究建立理论模型;使用建构研究模型,基于CCL和BNC两个语料库,对汉语和英语中的形容词错位修饰的功能句法特征进行系统描写,并得出一些有关语法隐喻的发现,与在座师生分享。

柳华妮:《基于课程目标的中国英语教材发展研究》

柳华妮同学因有事不能到场,故请原单位的同事——也是我校2011级的博士生刘同学代为发言。她从研究缘起、研究问题、论文大纲和研究进展四个方面逐一进行说明,并着重对论文的第3章(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与教材发展概述)和第4章(大学英语教材编写体例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进行阐述。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致力于搜集和掌握从清末民初直至当代具有代表性和时代特征的与“大学英语教材”相关的原始资料,并就“大学英语教材编写体例的演变”作了系统梳理,最后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每位主讲人陈述完后,吴芙芸老师都对其论文进行了深入细致、切中肯綮的点评,她肯定了论文作者选题新颖、梳理有条理、做学问较扎实的优点,同时也提醒三位论文作者注意把握现象产生的原因、内容的内在关联性及论点提炼等方面的内容。期间,主讲人就在论文撰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向吴老师请教并进行了互动交流。

 

最后,现场在座的听众对感兴趣的问题与三位主讲人及吴老师进行了交流和沟通。整场汇报不时进行着激烈的思想碰撞,迸发出精彩的火花。(上外博士沙龙工作坊)

虹口校区

中国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200083)

松江校区

中国上海市文翔路1550号(20162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