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期上外博士沙龙:建立翻译史学

发布时间:2012-12-03浏览次数:622

第87期上外博士沙龙:建立翻译史学

11月27日晚,虹口校区图书馆604会议室又一次带我们领略了学术钻研与探讨的魅力。本期沙龙荣幸地邀请了执教于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并兼任上海大学翻译研究中心主任的王晓元老师。王老师结合自己多年在翻译史研究方面积累的经验,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层层深入地和大家分享了建立翻译史学的方法,提出了树立翻译史观的重要性,并对学术钻研的路径选择和应持有的态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与期望。

翻译史研究现状

王老师由翻译史研究现状谈起,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史料的一味堆砌与理论意识的缺乏。首先他提出在建立翻译史学之前我们必须先弄清“翻译”的定义,因为这是史研究的基础,有助于我们确立研究对象。由于翻译这一概念的外延过于宽泛,因而翻译史实际包括两个内涵相当丰富的领域:翻译实践史和翻译理论史。在此,王老师指出这两个领域的研究中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伪译”,指那些并无原文的所谓的“译作”。作者由于“翻译的作品”流行,受读者欢迎,因而其著作也被披上“译作”的外衣出版。在此王老师提及了其博士论文《翻译、意识形态与话语——中国1895-1911年文学翻译研究》中对《悲惨世界》的文本分析,以及中国80年代出版的《第三只眼睛看中国》。二是“伪著”,指译者最终将其译作以著作的形式出版。就著作问题,王老师表示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大量“水货”著作,大多是通过粘贴拼接的方式对现成的作品进行抄袭完成的。

建立翻译史学,树立翻译史观

王老师首先对“翻译史学”进行了界定:即对翻译史进行研究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包括翻译史料学、翻译史阐释和翻译史学这3个递进的层面。

翻译史料学也包括3个递进的方面:史料、翻译史料和翻译史料学。在此,王老师通过具体生动的例子,让我们领会到对史料、对细节要有追本溯源、不断探索的严谨求真精神。

翻译史阐释需要对翻译史料进行考证和研究,王老师对此提出了两点建议:(1)要尽可能穷尽性地搜集资料,打好前期基础;(2)学会对史料进行选择。面对搜集到的大量史学资料,即使同样的史料,不同的理论观点也会带来不同的理解。大家需要的正是一种史学意识或翻译史观,能在同样的史料中挖掘出和别人不一样的理论观点。同时,对史料研究可选择的角度很多,如语种、国别、地域等,关键取决于研究对象和侧重点的不同,或研究路径选择的不同。王老师提出:“大家切勿成为理论的工具和奴隶,需要挖掘出有深度的东西。”针对史料的搜集,王老师建议大家可以根据书目按图索骥,搜集整理所需资料,根据研究对象和目的集中火力,由此步步推进。

翻译史学,王老师表示,则是将元理论(meta-history)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

培养学术钻研精神

胡适有言:“对人事可疑处不疑,对原则不疑处存疑。”王老师表示,进行学术研究的人也应如此,要学会在别人没有存疑的地方存疑。同时王老师还对学术研究人员提出了建议:“大家需要的是抵制诱惑,沉淀自我,勿浮躁,让自己真正钻于某个领域,那么将来你必定可以在这个领域有独到的见解,有所作为。”

王老师的精彩分享启发了大家的思路,他对学术发现的狂喜与感激涕零也深深感染了在座的同学。本期沙龙在大家热烈的交流中结束,我们相信这种不断探索和钻研的学术精神会鼓舞更多致力于学术的人勇敢而坚定地走下去。

虹口校区

中国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200083)

松江校区

中国上海市文翔路1550号(20162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