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东教授在上外博士沙龙畅谈从翻译看政治与思想

发布时间:2013-03-14浏览次数:788

李晓东教授在上外博士沙龙畅谈从翻译看政治与思想 

2013年3月9日周六晚,第92期上外博士沙龙在虹口校区与广大老师、研究生同学们如约而至。日本岛根县立大学东北亚地域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晓东教授来到图书馆604会议厅,带来了主题为“从翻译看政治与思想”的精彩演讲,本期沙龙由上外研究生部副主任张绍铎老师主持。

李晓东老师首先从国际政治中的翻译问题谈起。李老师最早是学习日语的,他便以中日建交过程中时任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的发言为例,详细讲述了田中角荣发言所用“迷惑”一词和中文“道歉”之间的异同,以及当时使用该词的背景和该词对中、日双方产生的影响。之后,李老师又相继列举了南斯拉夫中国大使馆“误炸”事件和最近关于钓鱼岛的“火控雷达照射”事件,通过这些生动而详实的案例,从翻译的角度带领同学们走进了政治与思想。

随后,李老师从鸦片战争后中国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的翻译为例,和同学们一起体会了社会科学翻译的“再创造”之难。

李老师首先和大家分享了他对严复翻译的心得和想法。他列举了当时严复所译对应社会科学概念之词与现在所用之词的区别,如“天演与进化”、“群与社会”、“内籀、外籀与归纳、演绎”、“计学与经济”、“玄学与形而上学”、“自繇与自由”等。李老师认为那时社会科学翻译之难在于中国没有与西方社会相对应的概念,于是严复等人就必须创造新词以和西方对应,但严复的翻译过于追求与中国文化的契合,部分新词较为深奥,所以导致他翻译的一些词汇难以流传下来;作为对比,李老师以梁启超翻译为例,他认为梁启超的社科翻译浅显易懂,就是现代人去阅读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写的文章也没有障碍。通过对严复和梁启超翻译的对比分析,李老师告诉同学们社会科学的翻译一定要尽量做到严谨与平实的统一。

其后,李老师又将近代中国和日本两国对西方思想的翻译进行了对比,他认为日本的翻译有些可能更加为贴切,这也导致了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的很多概念都是来自日本翻译家之笔。如“主观、客观、悟性、现象、感觉、直觉、观念、意识、归纳、演绎、理性”等这些概念都是由一位名叫西周的日本学者从西方文字中翻译过来后,被中国人使用的。讲到这里,李老师进一步解释了中日两国翻译处理产生差异的原因。他认为中国长期作为东亚世界的文明中心,历史的包袱相较日本为重;而日本在古代中国主导的“华夷秩序”中本就是“夷”的位置,所以在翻译和接受西方文化时没有特别大的阻力,这就造成了近代中国和日本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差别,翻译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而说到意译和音译孰优孰劣,李老师认为并不存在绝对的好与坏,比如新文化运动中“德先生、赛先生”就是音译,但也能得到很有效的传播,因此应该针对不同情况而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最后,李老师又分别从附会、误读、再诠释三个方面与同学们就近现代社会科学的翻译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首先,关于附会,李老师认为中国人学习西方时面临的阻力之大,可能现代人是难以想象的。为了让知识分子和民众更易于接受新思想,译者就必须从中国的典籍中去寻找联系,甚至有些联系是很牵强附会的,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本书;第二是误读,李老师强调他所讲的误读并不是译者真的读不出来,而是主观的误读,因为译者需要将客观的作品与中国的现实相结合,从而达到启蒙思想的作用,如严复所译约翰·密尔的《群己权界论》(ON LIBERTY)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最后是翻译过程中对中国传统的再诠释:如儒学思想中既有民本的思想,也有等级的观念,就看译者如何去淬厉、采补、淘炼了。

这是上外博士沙龙第一次在周末举行活动,依然有不少老师和同学前来,参与讨论。有“学术的思想,有思想的学术”,上外博士沙龙将一如既往,在新学期和更多的上外人一起坚定地前行。(上外博士沙龙工作坊)

虹口校区

中国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200083)

松江校区

中国上海市文翔路1550号(20162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