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第安文学中的“杂糅性”看其对美国本土文学文化的维系与推进——记陈靓老师对路易斯•厄德瑞克作品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1-03-10浏览次数:685

 

从印第安文学中的“杂糅性”看其对美国本土文学文化的维系与推进

                                    ——记陈靓老师对路易斯•厄德瑞克作品的探讨

 

伴着初上的夜色,虹口校区图书馆六楼的会议室里迎来了如期而至的师生们。他们将一同聆听第31期博士沙龙主讲人——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陈靓——对当代美国印第安文学中的杂糅特性的探讨。

陈老师首先综述了印第安文学的特征及其发展阶段,并由此而引入了几位极有代表性的美国本土作家,路易斯·厄得瑞克就是美国本土文学复兴时期的作家代表。

对于何为“杂糅性”,陈老师为大家讲述了从意指生物上的概念到文化定义的整个流变过程,他认为:“前者集中关注本土居民与白人通婚生下的混血儿,后者强调两种文化在几个世纪的接触中的冲突与交流”。其间,他还向大家列举了这两方面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如:布冯,切萨雷·龙勃罗梭,弗朗茨·博厄斯,霍米·巴巴等,让听众的脑海里呈现了一幅关于杂糅性理论发展演变的完整画面。随后,陈老师便以美国当代本土作家路易斯·厄得瑞克的作品为例,展开了对美国本土文学中杂糅性的探讨。

陈老师分别从四个视角对此进行了论述:第一,叙述性杂糅。陈老师指出:“就时间顺序而言,厄德瑞克的作品中呈现出典型的杂糅性特征。在他的五部作品中,作品构建和叙述顺序并没有依照线性的叙述模式。因此,作品中的人物和情景会有一定的重复。”在他看来,厄德瑞克作品中的杂糅性叙述形式具有以下特点:“叙述的破碎、间断、松散的结尾、多重视角及矛盾性情节”。另外,作品中语言的杂糅性也是叙事性“杂糅”的一种形式。而印第安文学的“杂糅性”的第二特征则表现在宗教上。陈老师从厄德瑞克的两部作品——《痕迹》和《爱药》——入手,向大家分析了其章节内容和标题都包含了丰富的基督教象征和形象,此外,作品中的人物身份亦是如此。杂糅的第三种形式则是神话杂糅,在讲述该部分时,陈老师首先点明了“trickster”(恶作剧者)在美国本土神话中的核心位置,并指出“作为混血儿的路易斯·厄德瑞克在讲述故事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将她视为一个恶作剧者”。而对于厄德瑞克的作品,陈老师概括性地说到:“路易斯·厄德瑞克的五部小说互相存在着地理、历史和谱系学的关联,创造了一个恶作剧者的循环,以挑战“传统”的美国历史和当代对本土人的主流观念。” 性别杂糅是厄德瑞克作品中的第四种杂糅方式,陈老师由“杂糅性性别”传统在美国本土文化中的悠久历史性,转而指出:“作品性别身份的独特性背后,有着深刻的印第安文化底色,渲染出当代美国本土文学的厚度。”

陈老师从以上这四个方面对路易斯·厄德瑞克作品中的杂糅性予以了分析,不仅引领我们在一定的高度品读厄德瑞克的著作、让我们对美国本土文学和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陈老师研讨问题的方法也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即选好一个角度以此来做“辐射状”的研究。

讲座的讨论环节同样精彩而热烈,听众们就“家园是什么?”、“文学研究有无终极目的?”、研究杂糅性现象的意义又何在?” 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发问,陈老师对此逐一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在场的其他老师和学生也都一同参与了交流。(研究生部)

虹口校区

中国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200083)

松江校区

中国上海市文翔路1550号(20162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