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博士沙龙(第173期)
名师引领
主 题:翻译美学视角下之文学翻译
时 间:2014年12月25日(周四) 18:30—20:30
地 点: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6楼604会议厅
主讲人:党争胜 教授
主讲人介绍:
党争胜,男,文学博士,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10——2011年中美富布莱特高级研究学者。主要从事文学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研究,出版《文学翻译鉴赏导论》、《<红楼梦>英译艺术比较研究》、《翻译新究》、《翻译名篇欣赏》等著作4部,《三个火枪手》、《罗宾汉》、《苏格兰场的故事》等译作6册;发表《论文学翻译的文学性》、《许渊冲英译<西厢记>•哭宴赏评》、《中国古典代表小说在国外的译介与影响》等论文18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校级研究项目3项。专著《文学翻译鉴赏导论》获2009年陕西省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教材《翻译名篇欣赏》获2012年“陕西省研究生外语教育教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专著《<红楼梦>英译艺术比较研究》获2013年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内容简介:
翻译美学的任务,就是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阐释和解决语际转换中的美学问题,主要包括对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和审美再现手段的研究。翻译美学在理论渊源上是基于国内外著名翻译家审美自觉基础上的翻译思想。总结和提出这些思想,目的是要为其他译者提供翻译的方法和经验,以便他们能够理解和鉴赏原文中的审美信息并在译文中将这些信息再现或创造。在文学翻译中,审美再现所要再现的,是原文的内容情志美,语言形式美,句子修辞美,篇章结构美。由此可见,一切翻译的审美再现都集中于三个问题:第一,就语言层面而言,原文中的各种形式美如何模仿?第二,就文化层面而言,原文中民族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如何保留?第三,就艺术层面而言,原文中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关系如何再造?这三个问题决定了翻译审美再现手段所针对的重点对象,不是原文中的微小翻译单位(词汇和句子),而是较大翻译单位(段落和篇章)。
博士沙龙期待您的参与和交流!
上外博士沙龙工作坊
欢迎您关注上外博士沙龙!
[1]博士沙龙新浪微博:http://weibo.com/sisubssl;
[2]博士沙龙腾讯微博:http://t.qq.com/boshishalong;
[3]博士沙龙微信公众订阅号: 上外博士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