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新媒体,如何抢占先机?

发布时间:2014-11-27浏览次数:616

微时代,新媒体,如何抢占先机?

——记研会媒体培训交流会

无处不在的新媒体正向我们宣告一个全新的微时代已经到来,微时代正悄然改变着校园传媒的方式,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从事校园传媒的师生提出更多新要求。

 

1121日下午13:30,上海外国语大学校党委宣传部的顾忆青老师为研究生会的师生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新媒体讲座。顾老师负责上外校园的微信、微博平台和官网的日常管理与更新,对媒体宣传技巧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顾忆青老师强调了要学习新媒体的运用,首先要对宣传工作有个清晰的认识。顾老师引入国外对宣传工作的定义,“Communications”、“Media Relations”、“Marketing”是时代赋予宣传工作的最新意义。新媒体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沟通桥梁、传播平台,是一种“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利用好新媒体,对于宣传研究生会活动,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微信作为中国当下最热门的新媒体之一,如何利用好微信服务号和微信公众号进行有效传播是新时代的研究生同学不得不上的一课。顾老师重点介绍了微信服务号和订阅号的各自的特点和区别,围绕媒介新媒体化、形象品牌化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

 

微信是一个信息传播工具,更是一个文化载体,它以点对点的形式实现信息推送。顾老师以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向大家展示了上外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情况,根据服务号与订阅号的不同特点,截止至2014年11月21日0:00,上外微信服务号的关注人数已经达到21899人,是订阅号的两倍。顾老师从年轻受众、交互设计、移动APP等多个角度讲述了微信的运营要点。

 

微信等新媒体的特点有别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所以在传播技巧上必定要有所更新和转变。顾老师介绍到,首先新媒体的受众大多数都是年轻受众,所以新媒体需要话语亲民,表达“接地气”。作为校园媒体的“主页君”,要一改“高高在上校媒管理者”的形象,努力转变为一位“真诚亲切的良师益友”。顾老师还说道,自从上外微信服务号推出校园卡消费记录查询功能,反响非常热烈,分散在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毕业老人们纷纷刷图验证自己是不是“食堂党”。上外一位校友在微信上留言:“当我眼睁睁看着母校校园卡消费记录里消费的频率由一个月好几屏到最后的一个月一次或没有记录,也唤起了自己毕业前那段奔波时光的回忆。”这些每日消费数据就像结绳记事一样是SISU生活鲜活的痕迹,让上外校友备感亲切。他们纷纷推荐母校微信号,吸引了一大批上外校友前来关注,将世界各地上外校友的心连在了一起。

 

接下来顾老师介绍了交互设计。微信内容的传播需要“多维呈现,全媒体运用”。密密麻麻的文字不再受读图时代下的新媒体受众的喜爱,多样化的呈现形式和传播载体,将文字数据视觉化和听觉化,才是新媒体平台上应该呈现的形式,也更能被年轻受众所接受,达到所希望的传播效果。顾老师又举了一个实用的例子,将2014年上外本科新生分类统计,转化成了一张张鲜活而富有感染力的图片,放在微信上传播,受到了上外师生的喜爱。

 

顾老师随后介绍了移动APP的趋势。作为“创新媒体技术,推出个性服务”,校园移动APP能顺势而上,发挥新媒介技术的优势,为校园服务定制个性化功能,例如前几天刚成功上线的“i上外”APP,就是努力挖掘移动客户端的优势,挖掘“大数据”潜力,为学校品牌的打造注入一股新的力量。

 

顾老师还提到,在微信平台上,对信息的展示有着独特的要求,包括色彩鲜明的图表,时尚前卫的语言表达等等,这些都是微信运营的关键因素。而且微信信息的发布时间和频率也有讲究。例如早上9:00到10:00,午饭过后,或者18:00左右,都是比较好的微信信息推送时间。而对于刚起步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发布频率不宜太频繁,要以高质量的内容作为目标。上外的微信公众号目前已成功地搭建起了校友与母校之前的桥梁,在未来的规划中,上外公众号将继续丰富功能,优化设计,打造成为一个影响面更为广阔的传播平台。

 

在形象品牌化方面,顾老师给我们带来了“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这一概念。这个系统对于学校品牌辨识度的提升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识别系统对于学校LOGO,校名等等的颜色、字体、大小都要非常严格的要求。这是用户识别的标志,也代表了一个品牌或组织的形象。另外,顾老师向大家介绍了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最新网站制作技术——响应式设计,即网站界面会根据媒介终端的屏幕大小自动调整,为用户呈现最适宜的显示效果。响应式设计对于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学校也在积极推进这一技术的使用,旨在打造一个真正新媒体化校园。

 

在交流会的后半部分,顾老师给我们分享图片和摄影的一些理念。首先给我们展示了一些有待提高的照片案例,提醒我们在今后的摄影当中,要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和错误。要拍摄出一张好的照片,需要考虑到照片的构图、色彩、角度、景深等等问题,一张好的照片,就像是在将一段故事娓娓道来,能有效地吸引受众的眼球。最后顾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图像版权的问题,提醒同学们在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时,如果要使用别处的图片,一定要对出处进行标识,以免引起任何不必要的问题。而对于字体的使用,也有讲究。衬线字体和无衬线字体分别适合用在不同的场合,使用的时候可以多多留意,以期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至此,本次交流会接近尾声。在之后的自由问答环节,现场师生反应热烈,积极提问。顾老师与大家进行了热情的交流与讨论,就新闻报道的写作、宣传照片的拍摄以及海报制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解答,让在座师生收益匪浅。短短一个多小时的学习交流让大家感受到了新媒体的强大魅力,相信在未来的校园传媒工作中,新媒体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出色的作用,丰富在校生的校园生活,也将校友与母校紧紧相连。(研究生会全媒体中心)

 

虹口校区

中国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200083)

松江校区

中国上海市文翔路1550号(20162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