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福康教授论郑振铎和邹韬奋的战友情谊

发布时间:2018-05-25浏览次数:1330


515日晚上六点,上外博士沙龙第296期名师引领讲座在松江校区5222教室进行。本期讲座,陈福康教授以“郑振铎与邹韬奋——一对伟大的战友”为主题与同学们进行了分享。

  

陈福康,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文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一级学术骨干。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又任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中国茅盾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古典文学学会理事、上海鲁迅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福州外语外贸学院郑振铎研究所所长等。著有《郑振铎年谱》《郑振铎论》《郑振铎传》《中国译学史》《日本汉文学史》《井中奇书新考》等。曾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著作奖、中国优秀传记文学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

  

讲座一开场,陈教授向听众展示了郑振铎和邹韬奋两位学者的旧照、二人去世后长眠的烈士墓照片,以及领袖题词等史料信息,为同学们直观地展现出郑、邹两人的历史风采,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其贡献和成就的高度评价。接着,陈老师细致解读了周恩来总理未发表的诗歌《欢迎与悼念》:从周总理和郑振铎的共同经历和革命友谊这一背景出发,便不难理解周总理对郑振铎的盛誉。陈教授指出,诗中将文人郑振铎评价为“英雄”和“侠”特别值得注意,并为我们讲述了来由:郑振铎一生有过足称“豪侠”之举,也经历过严峻的生死考验。

  

讲座下半场集中讲述邹韬奋和郑振铎两位革命文化前辈之间的密切关系和深厚友谊。陈教授从二人共同的童年经历讲起,“童年的贫困是一所伟大的学校”,童年经历的相似和成年后共同的爱国情怀是两人合作和友谊的基础。接着,陈老师从1933年胡愈之所编《东方杂志》中邹、郑二人“对未来中国的设想”,解读了二人相似的先进政治思想: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创建共劳共享的平等社会。除经历和思想一致外,郑振铎与邹韬奋在事业上亦有互相支持与成功的合作:两人合作创办的《文学》杂志,是1930年代生命力最强的进步文学刊物。邹韬奋支持了郑振铎的革命文学事业,郑振铎支持了邹韬奋的革命出版事业。最后,陈教授讲述了两位战友催人泪下的最后一面:抗日战争时期,因保卫祖国珍贵古籍而化名隐居在上海的郑振铎,看望了病榻上的邹韬奋。

  

讲座的问答互动环节,陈福康教授也和同学们做了简短的交谈、答疑,解答了同学们对讲座内容和郑振铎文学史地位的相关问题,并鼓励各位同学进行广泛而深度的阅读,不限于作品,更要去阅读诸如日记、书信等史料,从而进行更深度的文学研究。在全体合影和热烈的掌声中,本期名师引领讲座圆满结束。

  

(文/上外博士沙龙 吴林璞)


虹口校区

中国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200083)

松江校区

中国上海市文翔路1550号(20162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