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0日,博士沙龙第152期讲座如期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六楼604举行,本期博士沙龙有幸邀请到上海外国语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讲师、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彭梅和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英语语言文学博士杨永春两位嘉宾。彭老师从访学前的准备工作,访学过程中的学习、科研与生活及爱心小贴士等几个方面讲述了她精彩的美国访学之行,杨老师从澳洲的历史和动物、学术研究、日常生活等方面讲述了他澳洲之行的心路历程,对有志于出国访学的各位老师和同学来说无异于一场饕餮盛宴,也为听众们打开了一扇了解美国和澳洲的窗口,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彭梅老师于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在教育部留基委资助下赴美国匹兹堡大学英语系做访问学者,她以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如果有意向出国访问,好的准备是成功的一半。彭老师早于2011年10月就开始着手准备出国事宜,她强调cover letter、research proposal、resume等几项材料要提前准备好。同时,也要多方利用资源确定自己访学的国家和大学。申请成功有三大要点:一是对方学校的邀请函,邀请函必须包括国家留基委要求的信息;二是访学单位要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三是要确定自己的研修计划。在留基委申请成功后,还有一些要注意的事项,包括准备个人相关材料(护照、简历、英文研究计划等)、及时获得对方发送的DS-2019表和其他相关文件,如何申请签证、租房、订机票、等。彭老师对以上方面细细道来,希望能够为在场听众的出国准备提供一些借鉴。
接下来彭老师讲述了留学过程中的学习、科研与生活。在学习方面,访学期间应尽快确定旁听课程,与任课老师进行良好的沟通,达成一定共识,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听课动机、目的和期望,尽量做到按时出勤,有备而来,实现之前向任课教师做出的承诺(必要时可请导师出具听课出勤证明或个人评语)。在科研方面,彭老师介绍了她参加的几次学术会议,她还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不仅撰写了博士论文,还完成了几篇与博士论文相关的小论文,她提醒大家写论文一定要计划周密、准备充分、执行到位并享受过程,同时及时向国外相关教师、学者请教和交流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生活方面,彭老师提出“健康第一”的原则,访学期间可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比如游泳馆,健身房等),坚持锻炼身体。在业余时间,走进平常百姓生活,加深了解美国文化,可以通过学院、教会、同学等渠道,结识美国朋友,彭老师展示了她在美国和来自各个国家的朋友一起聚餐、游玩的照片。同时,彭老师通过积极参与西方节日的庆典活动,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扩大了朋友圈。
最后,彭老师为有志于访学的老师同学们提供了一些爱心小贴士,并把它们归纳成一段诙谐的顺口溜:如“配偶孩子齐**,探亲旅游两不误,空箱拎去满箱回;早订机票优惠多,航空公司慎选择,托二背二最合算”等。此外,彭老师还提醒大家要充分利用好2019表前后各一个月的grace period;半年及以上项目结束时要及时向我驻美使领馆教育处申请“留学回国证明”;留基委项目访学项目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等。
彭梅老师讲述完,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杨永春老师走上主讲台为大家娓娓道来他的澳洲之行。杨永春老师受上海市教委资助,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做访问学者。为了方便各位听众更好地了解澳洲,杨老师首先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独特资源等方面向大家介绍了澳大利亚怎样一步步从一个蛮荒之地发展成现代的发达国家。澳大利亚的一些俚语、格言都与它的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是这片土地的主人的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在白人到来后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虽然他们地位一落千丈,人口也因白人带来的感染病骤减,但土著的一些文化传统保留了下来,甚至有一些文学作品也保存到了今天,专门研究土著文学的杨老师对土著居民文学状况有着独特的见解,此次澳洲之行对他的研究更是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杨老师还向大家一一展示并介绍了澳洲的一些稀有动物,比如Tree kangaroo、Wombat、Tasmania devil、Emu、Koala、Dugong等,可爱的小动物引起现场听众的极大兴趣。澳洲的动物类型与其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大概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动物”的经典实例。
接下来,杨老师跟大家分享了他在澳洲的学术经历。他介绍了澳洲学术讲座CREATEC的宗旨、目标及每场讲座嘉宾,还介绍了他参加的其他学术会议,并展示了他和几位学术大师的合影,里面还有国内几位德高望重的学术大家。
杨老师此行的独特之处还在于杨老师携子随行。因而,杨老师最后还谈到自己的儿子在澳洲的学习和生活,并对比了澳洲和国内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安排。
彭老师和杨老师在整个讲座过程中热情洋溢,赢得了在场听众的赞赏,他们亲切幽默,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最后的问答环节中,大家纷纷向两位老师请教,两位老师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竭尽所能地帮助大家。感谢两位老师百忙中为我们做了这场讲座,相信各位听众对美国和澳洲访学一定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对国外访学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相信有志于出国访学的老师和同学们一定会收获颇丰。
(上外博士沙龙工作坊/李仪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