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璐教授从《生死疲劳》葛浩文译本叙事性阐释翻译与转述

发布时间:2017-12-19浏览次数:1724

2017128日晚,上外博士沙龙第281期讲座于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606会议厅成功举办。本期沙龙我们有幸请到了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香港浸会大学翻译学哲学博士、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后邵璐教授。邵璐教授以《生死疲劳》葛浩文英译本作为个案研究对象,从经典叙事学角度对其进行详细剖析,就目标文本中呈现的叙述声音、叙述视角、转叙等问题展开讨论。同时邵璐教授认为目标文本中主要出现了两种视角越界:显性越界和隐性越界;这两种视角越界中又都呈现省叙、伪叙;而无论省叙还是伪叙,都既可跟叙述视角,也可与叙述声音相关。本期讲座吸引了众多校内外硕博研究生和老师参与。

讲座开始,教授先从知名度与受欢迎程度这俩个概念开题,教授通过例举一些翻译界的享有盛誉但是在群众中的受欢迎度不是那么高的译者,向我们解释了知名度和受欢迎程度这两个概念未必吻合。教授认为知名度高获奖多的作品未必为读者喜闻乐见,因为前者由文字批评家等专业人士所评,看重的是作品体现的思想,文学性和功能性、美学价值,而后者通常看重的是趣味性和消遣性。

第一部分,邵璐教授以莫言最受关注获奖最多的《生死疲劳》的英译为研究个案。我们知道莫言的《生死疲劳》获得日本“第17届福冈亚洲文化大奖”“第二届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等,教授认为《生死疲劳》能够获得如此多的国际大奖,跟原作者莫言是中国当代最重要的小说家、英译家葛浩文在国际上的地位和翻译能力,以及汉学家的大力推介等诸多因素相关。教授说到《生死疲劳》的成功离不开各方的努力,但是其中英译者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

第二部分,教授从源文本在叙事角度转换上的差异入手,考虑叙事视角在翻译中的改变对翻译文学带来的影响,以期为译本在目标语言文化中普通读者和专业人士的不同接受,给予叙事性的解释。。教授认为目标文本主要出现了俩种视角越界:显性越界和隐形越界;这两种视角越界中又都呈现省叙、伪叙;而无论省叙还是伪叙,都可以跟叙述视角,也都可以和叙述声音有关。

第三部分,教授以《生死疲劳》中的部分节选,将课文本中的视角模式内部的“视点转换”分为三种:全知模式、转换式内视角、多重式内视角。教授认为要辨析各叙事成分,必须从整本书,即全局的角度来把握人物关系。教授用俩张关系图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原文本和译本的人物关系的对比。再看目标文本,教授认为译者并未在译文中将叙述者补充出来,且省略了引号。同时有趣的是,教授为我们例举了对于“蓝解放”的不同翻译,音译法“Lan Jiefang,再夹注音译意译法“Liberation Lan”,可以说译者这样的翻译独具匠心。

第四部分,教授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文学文体学与叙事学的学科界限被模糊化,很多时候很难分清彼此,相应地,翻译文体学与叙事学的壁垒也基本被打破,在此背景下形成的翻译叙事文体学研究,在翻译学范畴内更趋复杂化,弥补了单一学科料之不足。源文本《生死疲劳》跟莫言以往的叙事特点也许差别不大,都是“历史--家族”民间叙事模式。人畜混杂、阴阳并行的叙事结构,或者说是历史的民间表现结构。然而,教授认为若从经典叙事学的角度来看目标文本,葛浩文的英译本中所体现的转叙特色或是吸引西方目标读者的重要要素之一。

讲座后的问答环节,有一位学者对教授提到的知名度与受关注度这一点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她就现在网络上十分流行的小说,网友们自发的翻译,与传统的经典文学是否有冲突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疑惑。邵璐教授在解答时提及现在多媒体文学盛行,可能国内的翻译界有稍许的滞后,但是在国际上这已经是一个新的热点,并且教授明年也会有相关的著作发表,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至此本期讲座圆满结束。

博士沙龙今后会继续为大家推出更多精彩讲座,欢迎您继续关注我们!

  

博士沙龙期待您的参与和交流!

  

(文/上外博士沙龙 苗雨婷)

  


虹口校区

中国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200083)

松江校区

中国上海市文翔路1550号(20162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