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晚,上外博士沙龙第261期讲座于上外虹口校区图书馆606如期举行。本期博士沙龙邀请到了张经浩教授,围绕 “翻译难,翻译乐——我的翻译体验”主题作讲座。
张经浩老师是上海理工大学教授,1986 年出席第一届全国翻译工作者代表大会,并被选为全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2010年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1997-1999年任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共有《译论》《名家名论名译》等专、编著5部,107万字;《欧·亨利小说全集》(8卷本)《傲慢与偏见》《简·爱》等文学名著翻译8部,424万字。这些著作至2017年1月由大陆和台湾42家出版社出版为86本书。在《中国翻译》等核心杂志发表论文17篇。在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等34所大学做过学术讲座。
张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翻译实践经验,通过大量的具体翻译实例,生动讲解翻译难在何处、乐在何方。首先,张教授引用胡适的话,谈到翻译难是翻译界的共识,需要“钢牙利齿”才能跨越以下三个障碍:理解难、表达难、跨越文化障碍难。他表示,理解是翻译的第一步,不光常用词义和特殊语境中的词义难以分清,整句的理解也可能出现错误。中国译者的理解错误大多出现在外译中,但有时也会出现在中译外。出现这种错误时,译文往往逻辑不通。因此,张教授提供一个检验译文的诀窍:如果发现译文逻辑不通,可怀疑理解有误。例如,“A great man has two hearts, a bleeding one and a tolerant one.”张教授说道,如果把“a bleeding one”径自直译为“一颗流血的心”,就出现了明显的逻辑错误,而这个错误来源于对词语bleeding heart含义的理解出现偏差,《新牛津词典》解释为“a personconsidered to be dangerously soft-hearted”,所以翻译为“宽容”较恰当。谈到表达,张教授认为它比理解更难,特别是中译外时的表达。他说道,翻译的表达比写作的表达难,因为译者表达的是别人的思想,还有原文用词造句方式的无形束缚,有的句子,意思非常清楚易懂,但译者不一定能很好表达。译者行文不但要符合译语的语法规则,而且要符合表达习惯,不能用异腔异调。针对翻译方法,张教授认为意译优于直译,意译能真正表达出原文的意思和风格,不导致误解,不产生翻译腔,保留原文色彩。张教授通过安士高、玄奘和鸠摩罗什三人佛经翻译的现世接受情况,说明意译是历史(即读者)的选择,而像鲁迅和梁实秋那样主张直译的话,很可能会失去读者。翻译中的文化问题归根结底是语言表达问题。张教授提到翻译中,文化问题多以语言形式出现,有的甚至成为语言中的习惯表达法和典故,具有极强的排他性,很难变。因而,张教授建议原语的习惯表达法和典故要根据译入语的文化传统进行调整。
理想的译文应该是原文的脱胎换骨,读起来仿佛是原文作者用译语的写作。张教授认为,译者如果可以克服以上三大困难,拿出理想的译文,那必然能感受到翻译的快乐。最后,张老师强调翻译中的语言功底,尤其是母语的语言功底,建议大家平时一定要多看课外书,增加自己的课外知识。
张教授诙谐幽默的讲座风格和丰富经典的翻译实例赢得了在座师生的阵阵掌声。在讲座的提问环节,大家踊跃发问,探讨翻译实践中遇到的困惑,还获得张教授赠送的译著。
博士沙龙今后会继续为大家带来丰富精彩的讲座,欢迎您继续关注我们!
(文/上外博士沙龙 潘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