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级学生第八党支部参观松江烈士陵园

发布时间:2017-04-07浏览次数:4654

逝者已矣,英魂永存!

——记2016级学生第八党支部参观松江烈士陵园活动

20173月,按照计划已久的行程,怀揣激动的心情,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2016级第八党支部集体前往松江烈士陵园瞻仰革命烈士。参加此次活动除了支部的党员同志外,还有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积极分子。

松江烈士陵园前身是侯绍裘、姜辉麟烈士纪念碑,后于1986年经松江县人民政府批准命名,2012年被评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褒扬革命事迹、缅怀革命先辈的重要场所。

八支部全体成员一行人乘坐地铁抵达松江南站,虽然距离陵园还有3公里,大家选择结伴徒步前往目的地。抵达松江烈士陵园后,也许是感受到了陵园的庄严静谧,同志们怀着肃穆的心情,不再说笑,自觉有序地进入陵园。

一进正门,就看到了烈士陵园的标志性建筑物——高达20米的红旗纪念碑。纪念碑由四片呈下垂状的红旗组成,表达着对革命烈士的悼念,也象征着四个不同的革命时期,枫叶红色的墙体似被烈士们抛洒的鲜血染红,碑体上黑底金字“死难烈士万岁”六字系毛泽东同志的手迹。带着庄重的心情,大家在纪念碑前合影留念。

在学习过红旗纪念碑的深刻内涵后,大家前往位于陵园东北方的纪念碑文处和位于陵园西南方的展馆进行参观学习。展馆总共有两层,不同主题的展厅分散其中。一进正门,便是一座极具视觉震撼的烈士铜像,他们严肃的表情似乎在提醒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展厅内部陈列依次介绍了侯绍裘、袁世钊、姜辉麟等烈士光辉的一生和英勇的事迹。党支部的各位同志们对他们勇于革新和勇于奉献的精神心生敬意,又为他们的舍身取义叹惋不已。支部党员沙旭沛同志说,在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纪念碑下缅怀为自抗日战争以来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建设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这让他更加珍惜当下的时代,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陵园东南方是安息着173位烈士英魂的墓区。这些烈士当中,在大革命时期就义的有4人、抗日战争时期12人、解放战争时期20人、抗美援朝战争时期79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58人。其中部分烈士在就义时只有二、三十岁,年龄最小的甚至只有十四五岁。还有几位烈士的年龄甚至是不详的,也没有人记得他们的全名。大家在一列列墓碑前静静地感受这些曾经鲜活的生命,没有过多的话语,似乎大家都不愿打破这份宁静,也有人一边低声数出他们的年龄,一边不住叹息。或许我们都在不约而同地思考着,正是这些烈士用自己的璀璨的青春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和平富裕而又无忧无虑的生活,而我们以后又该如何为这个国家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呢?生命是那么脆弱,但是当一个生命有一颗坚定的心和伟大的信仰之时,他又是何等的坚强!身为一名优秀的战士、出色的共产党员,他们即使在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之时也毫不畏惧,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是一名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所赋予的力量。

经历过一整天的参观学习,同志们都收获了很多。全权生同志说,在纪念碑面前,他的内心很震撼,突然发现自己那么渺小,祖国的壮丽山河和幸福生活让他告诉自己无论如何,一定要坚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翟阳同志也表示,为长眠于此的烈士扫墓,瞻望诸位烈士的英雄事迹,让他深深地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先烈们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格深深感染了支部的每一位成员。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陵园里的先烈所拥有的是信仰的力量,是党的理念赋予的力量,他们的牺牲是重于泰山的。从抗日救国到独立建国再到安邦兴国,是这样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共产党员不惧牺牲、勇于奉献换来的结果,我们应当要铭记这段历史,铭记每一位为党、为国而献身的烈士,并向他们学习,把自己的青春热血奉献到国家建设和为人民服务中去,奉献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去。




虹口校区

中国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200083)

松江校区

中国上海市文翔路1550号(20162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