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学术语篇中介入型式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7浏览次数:574

331日晚,上外博士沙龙第256讲于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604会议厅成功举办。本期沙龙的主讲嘉宾为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张继东教授,张教授同时也是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语言学与现代英语语言系CORPORA杂志编委,英国国际语料库语言学大会委员会成员(20132015),教育部和上海市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库成员。张继东教授的研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同义词辨析的综合方法、学习者中介语词化研究、科技英语词语搭配的异质性研究和多词序列的搭配综合计算方法等领域。本期讲座,主讲人围绕自己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学术语篇中介入型式的对比研究这一学术成果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学术研究历程和心得体会。

讲座开始,张教授简要回顾了他从事语料库研究的学术历程,包括在上海交通大学求学期间的思考,还提到了,研究问题往往在研究某个东西的侧面,以及注重和其他学者的交流互助等领悟。随后,主讲人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自己的学术成果。

第一部分为研究背景。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元语篇(Metadiscourse)型式与功能的研究样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关于元语篇型式的研究已由单词向多词,由模糊框向语料库驱动的多词序列,进而向小句层(clause level)延伸,深入探究学术语篇的评价介入特征,进而反映出两类学术作者社团的学科研究和写作特点。

第二部分理论框架。参考了J.R.Martin & P.R.R. White的介入系统次范畴框架和Ken Hyland对评价性that的研究。针对各类语法型式中评价性that‘evaluative’ that)在学术论文摘要部分中的特点,Ken Hyland指出,其可以通过在一个上级分句中呈现补语从句的方式,帮助作者将态度意义主题化,并提供明确的评价陈述。对此,他建构型式介入评价框架——1)被评价内容(Evaluated entity);2)评价立场(Evaluative Stance);3)评价来源(Evaluative source);4)评价表达(Expression)。

第三部分研究设计及数据提取。本研究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选取《英国国家语料库》为语料来源,检索并对比分析V + that-clause这一典型介入型式在两大学科门类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实现功能特点异同。

第四部分结果和分析。两大学科学术语篇在使用“V+that-clause介入型式”时,其介入源头、行为、方式和立场及其在补语结构中的位置有不同程度上的差异,揭示出两类学术作者群体在“作者-读者”对话中进行观点介入时所呈现出的不同语言特征。

介绍完自己的研究成果后,主讲人亲自为我们演示了几个国际语料库的使用,包括英国国家语料库、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美语历史语料库,让在座的博士生们获益满满。

讲座过程中,张教授还分享了他多年治学的经验和体悟,他强调,做学问的确是一项辛苦的工作,一定要能够耐得住寂寞,要能扛得住辛苦。此番讲座,每位听众都在技术上和思维上获得了启发,对于如何进行语料库的研究也有了更深一步的领悟。

至此本期讲座圆满结束。博士沙龙今后会继续为大家推出更多精彩讲座,欢迎您继续关注我们!

(文/上外博士沙龙陈姝)

(审稿陈文)


虹口校区

中国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200083)

松江校区

中国上海市文翔路1550号(20162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