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沙龙第252期:空间问题和汉语的句法语义

发布时间:2017-03-11浏览次数:872

  

201737日晚,上外博士沙龙第252期讲座于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6604会议厅成功举办。本期沙龙我们有幸邀请到了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的黄健秦副教授。

黄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句法语义、认知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语言战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在国内外刊物及会议发表论文近30篇。此次讲座吸引了众多的校内外老师和博硕研究生前来聆听。

  

黄老师认为语言学的研究当融入时代,从近代的“西学东渐”到近年来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学术要不断地与时代会通。通过一道数学题的导入,文科出思路,理工科出算法,文理科应互相欣赏,精诚合作,避免出现新的“两张皮”。作为一个学科群的语言学,无论能否升为一级学科,都要在时代中“日日新,又日新”,研究的视野要宽,眼光要透。

  

第一部分“坚守书斋”

黄老师曾长期思考“语言学有什么用”,他结合自己做研究的心路历程,困惑与释然,认为“走出书斋”的前提和归宿是“坐实书斋”,研究者应关注语言生活,带着新的课题(具体问题),回到书斋,并将书斋的一半变成实验室,尽可能地跨学科融合。坐好冷板凳,才能为社会提供精准热情的语言服务。

他用大海和小溪作比喻,分析大数据和内省法各自的优缺点,在坚守研究传统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好大数据工具。大思辩和大数据同样重要,调大数据,做小问题。“数据驱动”叹为观止,但事实和问题是不变的,应坚持“问题驱动”(首先要找到有趣的问题),把解决该问题作为各种理论、方法与数据的试金石。

语言研究有两条路径:从形式到意义,从意义到形式,前者精密,后者灵动。在这个和人工智能赛跑的时代,重新审视后一条路径,韵味无穷。空间问题的研究正是从意义到形式的探索,重点不是体系框架如何漂亮,而是专题的深入。

  

第二部分“空间问题”

黄老师对语言空间问题的国内外研究逐一综述,介绍分支、热点及进展。语言的空间问题研究最早即方所、处所研究,是一种朴素的范畴化,主要体现为一种相对关系,即“目标体-参照体”,静态为位置,动态即位移。就目标体与参照体的语序,汉语是从参照体到目标体(如存现句),英语反之。汉语是“介词+名词+方位词”的分析式,英语是“介词+名词”的融合式(沈家煊1999)。

相对关系的结果是空间方位参照体系,主要由方位词、叙述者、观察点、方位参照点四个要素组成。根据观察的视角,分出参照体固有和观察者固有(Fillmore1975)、绝对和相对(Frawley1992),到内在参照框架、相对参照框架和绝对参照框架(Levinson2003)。

关于汉语方位词(也叫后置词、后置介词,是最有类型学意义的特色形式)的研究最为深入。吕叔湘、王力、丁声树、赵元任、胡裕树、朱德熙、刘月华、廖秋忠、张斌、储泽祥、李向农、齐沪扬、方经民、陈昌来等先生都做了深入研究(2004年之前)。

齐沪扬(1993《现代汉语空间位置系统》1998《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的研究,搭建起现代汉语的空间系统,三分为方向、形状(点、线、面、体四维→内、上、外)、位置(静态和动态)三个子系统,进而确定专题研究,寻求形式和意义的互证,开启了一个宏阔的研究领域。

中、法、美、日、澳等国学者基于类型学,就中国境内语言的空间表达也做了集中的研究(2003-2008),有贝罗贝、刘丹青、柯理思、伍云姬、傅京起、游顺钊、徐丹、孙朝奋、吴福祥、朱庆之等先生,主要是从形式到意义。

关于空间量的问题,储泽祥(1997)分出有空间量和无空间量的两类名词;李宇明(19992000)考察显性的大小型空间量(长度、面积、体积和距离);杨永龙(2011)、吴卸耀(2006)、安玉霞(2007)、李善熙(2003)、赵国军(2008)、孟艳华(2009)等学者也从历时或共时角度,运用空间量进行描写和解释,进行句法-语义探索。

黄健秦(2013)《汉语空间量表达研究》,顺着前辈和时贤的思路推进,整合“隐性空间量”理论(隐性量来自张旺熹1999),将实体-空间名词的二分法推进为实体-空间名词的句法转化与操作,也即所有的名词都可在“空间量-物量”之间动态赋值,“一粒沙中见世界”,打开就是空间量,关上就是物量,不存在绝对的实体名词和空间名词之分。

空间量是空间语义概念的量性特征。分为事物自身的空间量属性(包括形状量、大小量、维度量),事物之间的空间量关系(包括主次关系、对等关系)。空间量范畴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是编码-解码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重点厘清“空间-实体”、“空间量-物量”、“空间量标记-物量标记”三组关系,在与物量的辨析中建构空间量表达系统。如图所示:

  

黄健秦(2013)《汉语空间量表达研究》的研究框架

  

在这个框架之下,黄老师结合具体论文进行讲解。如侧重解决“可逆句”的具体问题:《与名词空间量相关的一类双数量比配构式》(载于《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七),商务印书馆,2014);侧重儿童语料库的建设与应用:《“在+处所VP”与“V+处所”的构式承继关系与语篇关系》(《当代修辞学》2013年第4期);侧重二级学科之间的跨越:《空间形状量与名量词及其语法化》(载于日本《中国语文法研究》第三期,朋友书店,2014)。

专题着重解决过去习焉不察和解释不清的现象,理论应用以务实为主,不囿于一家一派,以描写清晰和解释清晰为标准。

  

第三部分“认知与数据”

黄健秦(2013)通过“空间量-物量”的糅合与剥离来建构“隐性空间量”,选取与形状量、大小量、维度量及其强弱度、全称量、主观性相关的六个个案进行讨论。但主要是描写汉语事实,没有上升到对共性、对类型的思考,整体框架也缺乏理论支撑。

所以我们要在博士后和国家社科的课题中,继续深入推进,寻求更好的理论和数据支持,目前是结合“注意力”、“窗口化”等认知理论和方法进行专题研究,尤其要在英汉对比的基础之上,结合大数据手段进行验证和研究,比如存现句中空间量和物量对比的问题、“VL”的主观性问题、“一满全”的问题等,都可结合大数据来验证,以期发掘更多的类型学规律。

论文举例:《资中城区方言名词、量词重叠与“空间小量”》(载于《现代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6);《注意力窗口化与“在”类构式及习得问题——兼谈空间量与空间点的划分》(载于《对外汉语研究》第十四期,商务印书馆2016)。都是就空间量的某个具体问题予以深入展开。另外,黄老师已宣读待整理和刊发的“空间量”类论文如下:

《认知窗口剪辑与“V得不C”体貌及时空量》(2014,澳门,第十八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

《注意窗去事件化与存现构式》(2015,上海,第五届上海青年语言学论坛);

《注意理论与汉语双项名词构式》(2015,北京,第九届全国认知语言学学术研讨会);

《注意力转移泛化与“满”类空间全称量算子》,(2015,杭州,第八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

《互动视角中的空间量及完句问题》(2016,上海,第二届互动语言学与汉语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

《英汉对比中的空间量表达——旁及儿童绘本语言的英汉翻译》(2016,昆山,第七届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

这体现出科学研究是自选项目的奥运会,既需要同行师友的批评和鼓励,也需要个人独立的思考和坚持,科研是人类永无止境的攀登。

  

黄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他的演讲与写作流动着国学韵致、散文笔法与诗性语言,他的研究从生活和教学中来,再回到生活和教学中去,生动有趣,充满激情,让大家收获颇丰。讲座后的问答环节,黄老师也一一耐心作答。讲座结束后,仍有不少同学留在会议厅和黄老师进一步交流和探讨。

本期讲座圆满结束,博士沙龙今后将会继续推出更多的精彩讲座,欢迎关注我们!

  (文/王艳秋)


虹口校区

中国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200083)

松江校区

中国上海市文翔路1550号(20162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