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期博士沙龙:当前中亚的形式与发展走向
5月3日晚,苏尔丹诺夫教授作客上外博士沙龙,就当前中亚的形式与发展走向同上外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
苏尔丹诺夫教授是俄罗斯莫斯科大学西欧美国近代史博士,哈萨克斯坦总统战略研究所所长,曾任哈萨克斯坦外交部对外政策中心主任、驻德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曾在2011年荣获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外交部功勋外交官的称号。现担任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战略研究所4份学术期刊的主编,发表阐述国际关系与安全问题的论文20多篇,专著10部(含合著)。
苏尔丹诺夫教授首先回顾了近期国际关系正在发生的变化和调整。二战之后形成的两极格局瓦解,出现了美国单击主导的格局,但是还未能领导世界格局,其它国家,如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都在争取主导。在当前国际格局下,1945年形成的国际体系已经不合时宜。我们亲眼目睹了国际法的崩溃,现在国际法已经成为了一纸空约,违反国际法的例子比比皆是。
苏尔丹诺夫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在中国安全问题上,中亚的意义,尤其是在能源安全问题上的意义。在能源进口的问题上,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进口国。“阿拉伯之春”对中国在中亚的能源安全形成了很大的影响,中国能源进口的路径受到了非常大的威胁。目前中国能源进口占全球能源进口的17.7%,按照中国的能源发挥战略,新疆会在未来的能源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必须开拓陆上的能源进口路线。现在哈中石油管道接近竣工,从土库曼斯坦到中国的三条通道也正在建设中。中国近年来大力加强陆上石油运输管道的建设是为了降低海上通道的风险。美国控制了海上通道,沙特、伊拉克等是美国的能源附庸国。如果中美关系在某一时刻激化的话,中国的能源进口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中国非常关心叙利亚问题,因为一旦叙利亚政府倒台了,伊朗问题就凸显了。如果伊朗政权稳定,伊朗就能修建伊朗到中国的陆上能源通道。但西方一定会在中亚做些动作,对中国来说,中亚不仅是中国的能源来源地,还是重要的能源通道。
随后苏尔丹诺夫教授也和同学们探讨了中亚的地区问题以及社会政治局势。苏尔丹诺夫教授表示,现在中亚处于外部势力争夺的十字路口,许多国家都向中亚推荐过各种一体化方案。美国提出“新丝绸之路”,即中亚、南亚一体化;土耳其倡导“突厥一体化”;而俄罗斯则建议成立关税同盟,即欧亚经济同盟。哈萨克斯坦也提出了在水利、交通安全以及农业方面一体化的方案,但没有得到其它国家的支持。现在中亚的每个国家都在按照自己的道路往前行走,未来中亚地区的局势仍然是世界政治的焦点。
(文/周琰,图/庄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