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写论文,勤于钻研做翻译
比较文学专家谢天振教授谈学术创新和论文写作
“接着说”与“对着说”。这是单口相声吗?不,这是在第62期上外博士沙龙中,比较文学专家谢天振教授与硕博学子们探讨做科研的核心要旨时的场景。
3月6日下午六点半,我校高翻学院翻译研究所所长、国际知名比较文学专家与翻译理论家、博士生导师谢天振教授与大家分享了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最新走向,以及自己对学术创新与学位论文写作的真知灼见。
调整科研心态,争创学术贡献
沙龙伊始,谢教授开宗明义地告诉大家,撰写出符合相应学术规范的学位论文是广大硕博学子们都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特别是对于今后有志于去高校从教的同学来说,优秀的科研能力不仅是职场考核的指标之一,更是为自己的学术人生奠基铺路的基石。在谢教授看来,放眼古今中外,学位论文写作都被认为是锻炼学术基本能力,激发学术潜力,使学生获得最全面的学术训练的最佳途径。谢教授建议大家,端正心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科研,切忌对理论产生排斥之感,积极乐观地接受科研的锤炼。
而在踏上科研之路时,谢教授用六个字精辟地概括了做科研的核心要旨:“接着说”与“对着说”。研究者首先需明晓:自己的学术研究应该达到哪些基本目标,理应给学术界做出什么贡献。概括地说,一方面,研究者可以提供新的事实资料,亦可对某个问题做出新的解释,亦或完善已有的假设;另一方面,研究者可以提出新思想、假设、理论或方法论。谢教授建议大家,在投入科研时,要尽可能全面地占有自己研究领域的资源,多方求证,以得出科学正确的经得住考验的结论与成果。
试问学术创新从何而来?唯有功夫下得深
学术研究基本价值在于创新,然而,谢教授认为,创新不等于标新立异。创新来源于对资料的详尽占有和认真研究,来源于与同行的思想交流和碰撞,来源于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独特感悟,来源于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
教学有方,深有积淀,可谓优秀的老师,而如果教师在做好课堂实践的同时,还能把自己的教学方法系统化,进而上升到理论高度,我们即可谓之杰出的老师。谢教授殷切地希望,外语教师能够端正对待理论的态度,只要功夫下得深,理论亦可识得真。当然,创新的酿造也需要研究者不迷信、不盲从所谓的各家权威,而对于似是而非的观点,掌握明辨是非的能力。创新脱胎于一份坚定的执着,一份怀疑的精神,一份开拓的勇气。创新看起来很高远,其实很平实,谢教授以自己多年来的治学经历,鼓励大家不要畏惧,扎实积累,大胆创新。
接下来,谢教授点拨大家,在撰写学术论文时,提高自己的学术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着手。准确的选题能力、独立的构思能力、缜密的分析能力、逻辑的推理能力,以及对整体的把握能力、资料的捕捉能力、外语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的表述能力。研究者在写作学位论文时,需要培养问题意识、理论意识、学科意识。撰写论文时,勿贪大求全,要学会“小题大做”。然而,问题从何而来?怎样做好问题?只有对此研究相关的课题史进行深入的把握,借助理论的武器,把问题剖析得入木三分,才能迈开学术创新的步伐。
剖析外语学科最新走向,呼吁译学研究接力传承
最后,谢教授与大家交流了外语语言文学学科的最新走向。在翻译学学科设置下,谢教授谈到,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是一门跨语言、跨国别、跨学科的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它主要借鉴文艺学理论和当代文化理论,考察和研究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学和文化之间的交际、传播、接受和影响等的规律,揭示世界文学和文化的多元面貌,探讨中外文学、文化之间的互动和融合。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比较文化研究,文学关系研究,译介学研究,形象学研究,国际中国学研究,等等。这个发展使我们能超越传统的研究方法,把一个外国作家置于跨文化背景下,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突破口,拓展我们的研究视野。
在与大家的热烈交流中,针对大家对国内翻译研究热点预测等问题的疑惑,谢教授深入浅出地剖析到,当今主流翻译对象逐渐转向非文学作品,译者成分也大多成为了“翻译从业者”。随着“翻译职业化”时代的到来,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对翻译的体悟、思想、主张等的革新亟需造就专门研究翻译的研究者队伍,其不仅具有坚实的翻译理论基础,对两种语言敏锐的悟性,更要有比一般译者更深刻地发现翻译中各种问题的洞察力,从而改变如今的翻译研究现状。谢教授对广大硕博学子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大家苦心钻研,提高自己学术创新能力。
此外,谢教授建议大家,在沙龙交流之前,我们如能提前对分享人的学研背景等有一定的了解,不仅使我们的交流对话更有针对性,收获更大,更能使我们思想撞击的火花更加绚烂。
谢教授深刻的见解,创新的思想,博得了在场各位的阵阵掌声。整场沙龙在大家的积极交流中接近尾声,谢教授的谆谆教诲却依然萦绕耳旁,指引我们在学术人生之旅中迈开新的步伐。
(上外博士沙龙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