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受孤独,反复阅读,深入角色
三位文学老师做客博士沙龙恳谈文学之于生命
文学是什么?是书籍,是乌托邦,还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对于蔡佳颖老师、刘思远老师,和孙艳老师来说,以上答案皆不全面。对于这三位年轻女性而言,文学,便是生命。
2012年3月13日,三位老师做客第63期博士沙龙,分享她们对文学和生命的感悟。
忍受如死水般的孤独,才有望在秋天收获
喜欢后现代文学的蔡佳颖老师特别钟情于描写1980年以后都市生活的文学作品。在她看来,文学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而文学思潮恰能体现社会变迁,所以对社会学、哲学等相关领域的悉心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但是在当今社会,大都市生活节奏飞快,似乎缺失了一种治学氛围。在这样的环境里,那些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的青年人会不会逐渐被这个社会所同化呢?在蔡老师眼中,“一个人的定力来自内心深处,外界的诱因毕竟是外在的,是可以抵御的”。有时必须忍受如死水一般的孤独,沉下心来做学问。而这些经历,在事后回望,是值得的。
2000-2004间,蔡老师曾在英语学院担任辅导员。面对压力,她一次次挑战自己的抗压底线;而每一次抗争胜利后,她都会及时总结,并在一次次挑战自我的经历中重新认识自己的抗压能力。从思政辅导员到讲师,各种角色的转变促使这位女性重新思考并适应新的环境、新的任务。
谈到当代知识分子的境遇,蔡老师认为生活的压力促使知识分子转变角色,他们需要不断超越自我以赶超时代。在快节奏的社会中竞争无处不在,捣浆糊的职业鲜能立足。蔡老师认为当代知识分子不一定看上去书卷气极浓,因内心的朴素与外在的表现是没有必然的联系,不可简单的给当代知识分子的外在表现下定义,更不可误读当代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对于一个知识分子而言,独立思考、批判和分析的能力才是关键。而一个人的成长,便是在不断的自我怀疑中重新认识人生,通过实践验证自己的选择,并逐步增加对生活的信心和热爱。
谈到英国留学生涯,蔡老师认为读博是关乎一生的重大选择,在选择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读书的目的,以及能否在学术研究的这条路上走下去。
读书千遍,自现其义,阅读文本,感悟精髓
谈到文学,刘思远老师首先想起了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对于诗歌的观点—— A poem begins in delight and ends in wisdom.”在刘老师看来,Reading Literature begins in delight and ends in wisdom.
大多数英语专业的学生其实是介于大众读者和专业评论家之间的读书人,刘老师这样评价道。在刘老师的文学课上,她喜欢和学生们分享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感悟。在教授文学史及文学选读时,她通常先简单讲解理论而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去批判的层面上。通过阅读文本,获得对生活的感悟,对人性的思考。书是死的,但是读者在成长。在一遍遍的阅读中,一份份收获有时会不期而至。“作为老师,应该不断阅读,每学期根据自己最近的阅读心得重新设置原有课程,使课程富有变化”,这位年轻女性说道。
“学生是有思想的学生。老师的任务在于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思路,”刘老师说道。在教文学课时,她尽量去掉娱乐化的成分,除戏剧以外,分析作品时都只看文本,不看录像。在文本分析中锻炼学生的洞察力、想象力和感悟力。
刘老师还谈到,作为优秀大众读者的英语专业学生,有时在第一次阅读时灵感就会闪现,以后的学术论文也许或多或少都有第一遍阅读的影响。把灵感梳理,用逻辑化的语言呈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些都对学术论文的写作非常重要。
文学像一种表演,生活在其中延展
本科就读于上外英语专业的孙艳老师,与另两位老师相比,多了一份复旦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的经历。但喜好随性生活的她,毕业后并没有选择做律师,而是回归到自己更感兴趣的英美文学领域完成自己的博士生涯学习。
在孙老师看来,“文学就像一种表演。有些时候演员就是读者自己,换上他人的外衣,去经历别样的人生,去体验不同的生存方式”。她是一位推崇随性生活的女性,“我更喜欢一种神秘的生存状态,喜欢生活中的小惊喜,平时不太喜欢做非常严密的计划”,这位年轻的女学者笑说道。
也许是这份随性,让孙老师选择上外读书也充满了浪漫。高考之前,孙老师曾经在一张海报上看到上外校园里面的一棵松树,当时她脑海中呈现出一幅图画——在松树下,来自不同国家的学子用不同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经历。这样一种冥冥之中,孙老师对上外一见钟情!
读博之后,孙老师有机会获得富布莱特项目资助,来到美国南部一所全黑人大学。在这里,她体验着不同的人生,并对美国黑人的生存状态有了进一步了解。孙老师喜欢参观美国当地作家的故居,曾有机会和一位开着一辆非常霸气汽车的黑人女市长聊天。孙老师从交谈中得知,原来这位50多岁的女市长小时候住在种族隔离区,每次圣诞节看到白人区商店里漂亮的圣诞树,都好奇地走过去看,但每次都被白人警官制止。她从来没有想过今天能够开车随便逛。这一段境遇激发了孙老师的思考,也为以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感性基础。
文学,不仅仅是书籍,是乌托邦,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这三位年轻女老师看来,它更是一种对生命和生活的思考。在阅读文学作品中,一个人的思想在沉淀、生活在延展、角色在扮演,而在这种大浪淘金的思想激流中,我们在增加对生活的信心和热爱。(文/胡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