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沙龙第40期:译文出版社黄昱宁副编审畅谈国内英语文学翻译实务

发布时间:2011-05-20浏览次数:546

5月17日晚,上海译文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黄昱宁副编审走进博士沙龙,与我校青年教师,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文学翻译爱好者和关注外国文学出版行业的人士一同畅谈国内英语文学翻译实务。黄老师从事外国文学编辑十余年,同时也从事外国文学翻译、文学评论和随笔创作,集编辑、译者和作者于一身,在文学翻译、创作和评论方面有颇为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感悟。沙龙吸引了许多本校的老师和同学,另外还有不少校外听众特地赶来,聆听黄老师分享该行业的经验和感受。

作为一名上外人,在讲座伊始,黄老师表达了她时隔近十年重回母校既激动又紧张的“望乡情怯”之情。在接下来的讲座中,黄老师对文学翻译出版行业做了总体介绍,并结合从事外国文学翻译编辑工作十余年的经历和见闻,对英汉文学翻译现状和实务进行了探讨。

黄老师首先指出,在国内文学翻译领域,出版社是外国文学作品翻译的主导方。建国初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从事外国文学翻译的出版社数量少、门槛高、选题控制严格。这些出版社起初都是和谐共处、分工合作的关系,并未形成市场竞争态势。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版专业分工放开,文学类作品出版呈现出群雄并起的局面,各文艺类出版社开始共享文学这块丰盛的蛋糕。黄老师深入分析了这种局面的利弊,指出该局面在丰富出版物品种、贡献畅销书、促进老牌出版社重视出版物包装和营销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比如,由于翻译门槛的降低、翻译周期的缩短而导致的翻译作品质量下降等问题。随后,黄老师介绍了文学翻译的译者群体,包括:1、专职文学翻译,将全部精力投入文学翻译、且有深厚双语功底的译者,如傅雷、草婴、蔡慧等老一辈翻译家;2、兼职文学翻译,为现在文学翻译的主力军,主要由高校外语专业的师生和翻译出版界的编辑等组成;3、外国文学爱好者,该类译者自己主动物色作品,并将译文发表在网络上,他们是目前文学翻译批评的主力,并逐渐开始对今后翻译格局产生微妙的影响。

黄老师的编辑和译者双重身份使她同时成为“翻译链条”上的“生产者”和“检验者”。接下来黄老师从她在生产和检验翻译作品的切身体会中,通过列举各种生动翔实的翻译范例,谈论了文学翻译译者需要具备的素质。第一、勤查工具书。在做文学翻译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工具书远比学习各种翻译攻略重要,译者须着重关注查询和甄选基本词语在文本中的含义,而非仅将查询对象局限在冷僻词。黄老师特别推荐译者使用陆谷孙教授编纂的《英汉大词典》这本融合词解和百科知识的“理想主义”词典。黄老师警示在座听众应避免翻译中的低级错误,告诫大家“用最谦卑的态度查证每一个有疑问的地方,最大限度地减少错误的发生”。第二、具有逻辑敏感性。要有充分的怀疑精神,遇到常识上不合理的语句不要轻易放过,一定要多注意、勤思考,像侦探一样对逻辑上的疑点进行分析,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第三、寻找平衡点。翻译虽然是一种再创作,但是同时也受到原文的束缚,好比戴着镣铐跳舞,译者必须调整自身习惯和状态,去适应原作者,尽可能靠近原作者。但译文呈现给读者的是译者眼中的原作者,是原文在译者大脑中激起的浪花,并不存在原文与目的语完全的对应的理想状态。因此,译者须在“无限接近原文但永远不可抵达”的过程中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第四、“文气”与“语感”。译者应细细体味作者使用某种表达方式的隐含意义,把握作者的语体色彩,思考如何使译文读起来有“嚼劲”,如何达到原文的表达效果。译者须根据上下文和作品的整体风格进行判断,选择合适的语言翻译。第五、处理“不可译”的文化符号。黄老师通过“译界公案”——翻译“Milky Way”的例子,引出关于由于原文的文字游戏或文化隔阂所造成的文化符号“不可译”现象。文化差异始终会翻译留下些许遗憾,黄老师提出一种处理“不可译”符号的方法——注解,并通过实例讲解了如何使得注解更为“有效”、达到“理想状态”。

黄老师的讲座生动翔实、妙趣横生,引起了听众们的强烈兴趣。讲座结束后同学们踊跃发言、积极讨论,黄老师耐心、详细地解答和评论了同学们的问题和观点,交流提问环节气氛热烈。沙龙尾声,黄老师提出她对母校校友们的期望:希望大家多一点梦想,上外多一些追梦人,人们多一些对文学的理解,能够投身到文学当中去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最后,本期沙龙在听众对黄昱宁老师的热烈掌声致谢中圆满结束。

虹口校区

中国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200083)

松江校区

中国上海市文翔路1550号(20162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