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读”背后的文化指涉与历史重构——以伊迪斯·华顿研究为视角

发布时间:2011-03-17浏览次数:689

 

“误读”背后的文化指涉与历史重构

——以伊迪斯·华顿研究为视角

3月15日晚18:30,第32期博士沙龙在虹口校区图书馆604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期沙龙由我校2010级博士生丁秉伟(原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老师)担任主讲。丁老师师从虞建华教授,研究方向为美国文学,曾在《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世界文学评论》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此次丁老师以他于2009年发表在《国外理论动态》上的论文《伊迪斯·华顿研究中的“误读”与当代美国主流意识形态》为题,与在座师生探讨华顿研究的变迁以及从中折射出的美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转变。

讲座伊始,丁老师对伊迪斯·华顿其人其作进行了引入式介绍,指出华顿(1862-1937)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她擅长以细腻的笔触刻画19世纪末20世纪初“老纽约”上流社会的世态风俗,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除亨利· 詹姆斯外最成功的礼仪小说家,其代表作有《欢乐之家》﹑《伊坦·弗洛美》﹑《国家的习俗》和《纯真年代》等。

随后,丁老师对美国华顿研究进行了概述,他认为美国文学评论界对华顿作品的研究经历了一个 “U” 形的嬗变过程。从20世纪初期至20年代,华顿创作的多部小说曾相继在评论界引起巨大的反响,其后美国左翼文学思潮的冲击和男性批评家对女性作家文学成就的刻意贬低使华顿研究陷入了低谷。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文化历史语境的变迁,美国评论界再次掀起华顿研究热潮。

就研究视角而言,20世纪20至50年代的美国华顿研究多聚焦于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评介视阈,另有评论家或将华顿定位为礼仪作家,或将其视为女版亨利·詹姆斯,以此探析华顿的小说创作。20世纪50年代后至今,评论家们以女性主义﹑心理分析﹑后殖民分析等新的理论维度重新阐释了华顿的多部作品。然而,在当代历史文化语境下,批评家们研究的重心已由探寻华顿作品的原始﹑客观﹑终极意义转向对文本的重写与改写,并因此形成了当代华顿研究中的诸多“误读”。在丁老师看来,这些“误读”并非简单取决于评论者个人的价值取向,更与当代美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及文化走向有着密切的联系。

丁老师以美国当代文学评论家葛洛丽亚·厄里奇(Gloria Erlich)和伊莉莎白·埃蒙斯(Elizabeth Ammons)对华顿小说的解读为例,向在座师生详细解析了“误读”背后的文化指涉与历史重构,揭示了“误读”中所蕴藏的深刻的文化及政治内涵。丁老师认为,厄里奇受20世纪50年代美国“反文化运动”的影响,有意对华顿作品中涉及“性”的内容予以特别关注,她采用打破性禁忌的文化策略向主流话语体系发出挑战,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反叛和对多元文化的倡导彰显了厄里奇意从边缘走向中心的文化姿态,从中折射出美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变化对华顿研究流变的导向作用。丁老师还谈到,埃蒙斯对华顿小说《欢乐之家》中犹太银行家西蒙·罗斯戴尔形象的“改写”是与美国种族观念的变迁相契合的。民权运动后,像埃蒙斯这样的白人学者希望借助对经典文本的批判性重读解读其中的殖民话语,揭露种族主义的荒谬与罪恶,促使国民认清被美国主流文化文本所掩匿的历史真相,这一思潮已成为当代美国社会的主流。批评家将自己的历史观加赋在作品之上,构成了有意为之的“误读”。

讲座最后,丁老师就误读的概念界定﹑评论客观性的把握﹑文本阐释与理论运用的关系等问题与在座师生进行了交流探讨。丁老师总结说,文学作品阐释应立足文本本身,适当运用批评理论,做到自圆其说。丁老师的讲座使大家受益匪浅,言有尽而意无穷,整场讲座在互动的热烈气氛中奏响尾声。

(研究生部)

虹口校区

中国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200083)

松江校区

中国上海市文翔路1550号(20162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