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体悟革命战争精神——机关第九党支部五月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1-06-02浏览次数:2027


2021528日,机关第九党支部组织召开五月主题党日活动,支部副书记江松同志主持本次活动。本次主题党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文稿——《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党员代表分享学习心得,读懂这本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权威教材;二是观看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而拍摄的以“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为主题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党员代表分享观后感。

一、原原本本读党史,支部党员分享《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学习心得

  • 王凯,《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该篇文章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9月至20209月期间文稿中有关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内容的节录。其中有个故事令人震撼,长征过雪山途中,有个同志穿着单薄的旧衣服被冻死,指挥员让把军需处长叫来,想问问他为什么不给这个被冻死的同志发棉衣,队伍里的同志含泪告诉他,被冻死的这个同志就是军需处长。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涌现了无数个令人震撼的故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之际,讲好中国故事尤为重要。我所理解的是对内和对外两个层面。对内层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从党史学习加深对党初心和使命的理解,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外层面,把那些彰显中国共产党独特气质的红色故事讲述好,为外界尤其是长期持有偏见的西方国家了解中国共产党打开一扇窗口,读懂中国共产党,才能读懂今天的中国。

  • 严泽群,《古田会议奠基的我军政治工作对我军生存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该篇文章是习近平主席二〇一四年十月三十一日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到“古田会议奠基的我军政治工作对我军生存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他说:古田是我们党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地方,是我军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军队定型的地方。到这里开会具有标志性意义。

会议认真总结了红军创建以来党在同各种错误思想、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统一了思想认识,一致通过了多种决议案,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的决议。这些决议案系统地解决了建党建军的一系列根本问题。会议的决议案阐明了军队同党的关系,指出军队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必须全心全意地为着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而奋斗,批评了那种认为军事和政治是对立的,军事不要服从政治,或者以军事来指挥政治的单纯军事观点。这不由得让我联想到了我们的教务管理工作。也一定要批评那种认为教务和党建是对立的、教学不要服从党建、或者以教学来指挥党建的危险观点。2019131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里,“二、坚定政治信仰(八)彰显国家机关政治属性”里提到,要“坚决防止和纠正把政治与业务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错误认识和做法,确保政治和业务融为一体、高度统一。”最近,2021416日,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出台,在第十一条里,增加了“高校院(系)级单位党组织——应当强化政治功能,履行政治责任,保证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任务完成,支持本单位行政领导班子和负责人开展工作,健全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我们的教务管理,可以据此建立抓手机制。

  • 吴佳茗,《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

这篇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讲话的一部分。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百年风雨,百年峥嵘,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朝着欣欣向荣的方向不断发展。回首百年党史,我们既能感受到当年革命的艰辛和苦难,又能感受到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始终为祖国事业奋斗牺牲的奉献精神。中国革命史,是创造世界奇迹的历史。中国的革命史,是艰难的历史;也是伟大而光辉的历史。我们应认真学习中国革命史,从中获取智慧,并积极联系群众,强化思维,武装思想。从中获取精神力量,澄净思想,感恩奋进,砥砺前行。历史虽然已经沉淀在岁月的长河,但一代代共产党人前仆后继的奋斗精神却永垂不朽。作为新一代继承人,我们应当充分认知、挖掘、培育、继承和弘扬党史文化,尤其是学习革命历史的部分,以史为镜,汲取党史营养,展现共产党人新气象。

  • 刘彦平,《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这篇文章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后带领全体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时的讲话要点。文章指出,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不管风吹浪打,不怕急流险滩,始终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以压倒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矢志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大船劈波斩浪、不断奋进。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始终保持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创业精神,积极投身时代大潮,始终铭记历史,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不断锤炼个人的党性修养,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以敢为人先的闯劲、破釜沉舟的拼劲、久久为功的韧劲、脚踏实地的干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该永葆初心,不断提升岗位履职尽责的能力水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的精神以及上海市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以我校召开的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为契机,在我校研究生教育中坚持立德树人、追求卓越的目标,努力培养具有上外特色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不断成就我校研究生教育的新高度。

  • 黄婷,《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永葆初心才能走得远》

短短不到500字的文章,却包含了很多党的历史,从中让我们走进了我党的重要建党基地,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的诞生地之一的鄂豫皖苏区,重新回忆起到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留下战斗足迹的先辈和他们的故事,更加清晰地明白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为什么会出现在这片土地上。

短短五百字,也回答了为什么要学党史?因为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永葆初心,才能走得远。为什么要学党史?更因为要让我们这些远离那个硝烟弥漫年代的后辈明白,革命胜利(换言之,我们当下的幸福生活)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拱手相让的,而是用流血牺牲换来的。在自己浮躁的时候,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去读读这些历史,就能够让心静下来,让自己变得坚强一点。

  • 王孙轶,《在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19902月,上海市政府正式向中央上报《关于开发浦东的请示》,提出了浦东开发开放的基本构想。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指出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要求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

1990418日,李鹏总理在上海宣布:开发开放浦东,是我们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出的又一重大部署。浦东新区原先并不存在,19921011日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行政区域包括原川沙县,原上海县的三林乡,黄浦区、南市区、杨浦区的浦东部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上海人的心里,浦西是城,浦东是乡。“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30年来,浦东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从1990年的60亿元,到2019年突破1万亿元,以全国1/8000的面积创造了全国1/80的国内生产总值、1/15的货物进出口总额;2019年浦东新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1647元;人均期望寿命从1993年的76.10岁提高到目前的84.46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1995年的2.85平方米提高到12.9平方米,市民可以推窗见绿色、漫步进公园

对于一座城市中的人而言,什么样的愿景最动人?应该是: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地方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风貌。浦东发展可以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见证。而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在疫情袭来之后,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浦东所肩负的新使命中,又有了一份新期待:育新机、开新局,高位起跳、逆势上扬。而今迈步从头越,明天的浦东仍将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难啃的骨头,坚定不移把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在更高起点上书写新时代发展新奇迹。


二、不忘初心学党史,支部党员分享《为了和平》观后感

  • 周倩,第一集《正义担当》

《正义担当》这一集主要讲了美发动对朝鲜全面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国际环境,以及给新中国国家安全带来的严重威胁,在危急关头,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毅然决然地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果敢承担起保卫和平的历史使命。下面我分两个方面来谈一下我的观后感:

首先,7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用三个敢于可以概括:1. 敢于担当,打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国形象2. 敢于斗争,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3. 敢于牺牲,打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我想分享的第二个方面,就是“担当精神”,担当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从历史中继承的优秀品质。的确,中国人民的“正义担当”这种精神一直在延续。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我们敢于斗争,坚持人民至上,科学防控,加强国际合作,展现的中国精神、中国担当成为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力量之本、信心之源,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70多年来,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穿越时空,始终放射着璀璨的光辉,给中国人的内心世界送来光明。从抗美援朝战争保卫和平的历史担当,到抗击新冠疫情的大国责任担当,一脉相承,充分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自觉担当。

现在,当我们再次起悉心体悟抗美援朝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深厚意蕴时,我们拥抱的正是从那历史深处穿透而来的精神之光。

  • 刘旭婷,第二集《殊死较量》

这一集主要讲述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五次重要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敌我力量悬殊极不对称、作战条件极为艰难的条件下通过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最终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纪录片带领我重新了解了这段历史里的种种细节,备受触动。

首先纪录片中真实的历史影像资料展现了中美两国军队装备力量的悬殊差距,这是带给我最直接的震撼。由此我们可以想象中国人民志愿军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是付出了更有力的军事指挥智慧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与敌人殊死搏斗才能取得的胜利。再有是纪录片中被采访的志愿军老兵们。片中展现了他们年轻时英姿勃发和如今垂垂老矣的样子。但岁月的流逝无法掩盖住他们提及亲历战争时坚定又自豪的眼神。通过他们我深深感受到生命的坚韧和顽强。

最后让我陷入沉思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到底是一个怎样的部队?我想,或许当人有了信仰的坚定的意志的时候,或许就没有什么可以被打倒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最好的佐证。在零下30多度多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国内一穷二白的背景下,中国人民志愿军用小米加步枪对抗美国的飞机大炮。片中有一段当时美国对幸存的士兵的采访,他在采访中说:“中国军人比我们更加训练有素,更加聪明。”可以想象到其实在军备力量悬殊对比下,中国人民志愿军是通过集体的智慧和强大的精神意志赢得的这场胜利。

  • 叶倩倩,第三集《血性迸发》

正如纪录片的名字:为了和平。一旦有人试图强加战争,我们就会为和平而战。终于,落后的武器教训了嚣张的侵略者,流血和牺牲换来了朝鲜半岛的停战。对于中国来说,抗美援朝无疑具有很大的正义性,它是新中国第一次和美国的正面较量,而美国政府已经伸出的魔爪就这样被砍断了,这是史无前例的。

联合国军最后一个总司令克拉克在自传里写道:我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军司令官。而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在自述里写下这样一段话: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观看结束后,我表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英雄的优秀品质和伟大精神,用实际行动传承理想信念的火种,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杨露萍,第四集《英雄赞歌》

观看过程中心潮澎湃,几度泪目。在这里,也邀请大家和我一起重温第四集八位英雄人物视死如归、慷慨奉献的伟大壮举,全身心感受“英雄这两个字的涵义。曹玉海与爱人诀别后重返战场,指挥部队顽强抗击,连续击退敌人4次进攻,与敌人血战到底;杨根思冒着零下30度的严寒,用鲜血和生命守护小高岭,并喊出了人在阵地在的誓言;邱少云为了掩护潜伏部队,任凭熊熊烈火在身上燃烧30多分钟,一动不动,直至牺牲;黄继光用尽弹药后,不惜用血肉之躯挡住了扫射的机枪口,鲜血流干,脊柱尽穿,背上留下一个碗口大小的贯穿弹孔;刘光子以一己之力生俘了63位英国王牌士兵,创造了志愿军单兵单次俘虏敌人最多的记录;张桃芳在32天内以442发子弹击毙214名敌人,被称为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中国神枪手;李蓝丁、王清珍等白衣战士200多天里进行了1200多次手术,书写着战场救护的传奇……一个个鲜活的英雄人物,一段段勇毅的英雄事迹,一幕幕动人心魄的战场交锋……他们为谁是最可爱的人做了最生动的诠释,是祖国最值得骄傲的英雄儿女。在那个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年代,是什么样的精神动力支撑着英雄们一往无前,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我想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古至今,舍己为国、不畏强敌的英雄精神早已刻在炎黄子孙的骨肉和血脉里。就像习主席说过的,“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从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到精忠报国的岳飞,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戚继光,到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一代又一代的英雄人物,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激励我们勇敢前行;另一方面,每个时代赋予了英雄不同的内涵与意义,山河虽已无恙,吾辈更当自强,我们每个人不论身处何种岗位,都应时刻铭记学习自强不息、甘于奉献的英雄品质,自觉成为英雄精神的捍卫者和弘扬者,在千千万万平凡而普通的工作践行并成就自己的英雄之梦,延续英雄精神。

  • 陈琳,第五集《万众一心》

这一集主要反映全国各条战线和广大人民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支援前线、支援战争,中朝两国人民和军队密切配合、团结战斗,形成了同仇敌忾、战胜困难和强大敌人的无穷力量。“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深刻反映出中国人民的家国情怀、爱国精神。朝鲜战争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派兵进行武装干涉,侵犯中国东北边境领空,大举向中朝边境进犯,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威胁中国安全。“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在朝鲜前线,志愿军将士们对祖国的热爱炽烈而执着,三八线上的地下长城中,战士们用“东西长安街”给通道命名,表达出对祖国的深深眷恋。抗美援朝战争,作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打出了国威军威,不仅奏响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凯歌,而且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真正让中国人民站立起来。

70年来,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砥砺奋进。当前,我们正处在由大向强迈进的关键时期,着眼于许多新的历史变革,要继续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勠力同心、勇往直前。要坚持爱国和爱党相统一,牢牢把握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密不可分,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制度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的根本保证和必由之路,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学习《为了和平》纪录节目,最大的感受就是要珍惜当下的和平年代,传承好先辈带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提升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专业性,做好服务工作。

  • 刘思诗,第六集《伟大胜利》

看完纪录片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抗美援朝的胜利是中国在近百年被凌辱的历史上反抗西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伟大的胜利,是百年来对外战争从未有过的辉煌胜利,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共产党的凝聚力。自鸦片战争后百年来丧失的民族自尊和自信力从此得到了恢复。毫不夸张地说,抗美援朝战争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历史复兴的重要心理支撑点和转折点。纪录片中有一个片段让我很触动,有一个当时参加抗美援朝的前辈说道:“我们当时就只有一个信念,我们就是死,也要把敌人顶回去。他说,很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为什么打仗,为什么人打仗?为了什么人扛起枪?为了爹,为了娘,为了人民解放。人的思想是最重要的,没有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忠心耿耿的人,用再现代化的武器也没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弘扬和壮大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锻造出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护高昂士气、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这些精神已经深深融入几代中国人的血脉灵魂,成为中华民族直面挑战、敢于斗争,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世代传承下去。我们中华民族有了这种精神,民族就不会衰败。

抗美援朝结束60多年了,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奋力前行。我国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前几天逝世的袁隆平院士,他一生都致力于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拼到老。无论是袁老,还是参加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他们的精神都让人钦佩!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大写的人。当今的和平、安宁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好好工作,不忘初心,为社会、为国家贡献出我们的绵薄之力。简而言之就是,缅怀先烈,吾辈当自强!


 

 

消息来源:机关第九党支部

 


虹口校区

中国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200083)

松江校区

中国上海市文翔路1550号(20162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