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我青春,唱我梦想
——记第十届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歌手大赛
飞扬的歌声吟唱难忘的岁月,华美的绚丽演绎时代的激情。5月8日晚六点,第十届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歌手决赛在松江校区图文西厅举行。来自松江校区的9位选手和来自虹口校区的3位选手同场竞技,一展真我风采,竞争上外“歌王”殊荣。决赛现场来自各个班级的100位大众评委和广大同学们挤满图文西厅,一起聆听SISU好声音的动人旋律。校团委书记朱鸣华老师,学生处赵春水老师,外事处赵牧老师,研究生部分团委书记夏卡莉老师及第九届研究生歌手大赛冠军王晓航学长担任专业评委,来自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等兄弟院校的同学也前来助阵。
本次比赛共分三轮,第一轮12名选手演唱自选曲目,由100位来自各班的大众评审投票,前4名直接晋级冠军排位赛,中间4位待定进入清唱PK环节,其余4位则将遗憾离场。第二轮清唱PK将决出最后两张冠军排位赛门票。第三轮6位选手以“青春与梦想”为主题演唱自选歌曲演唱,演唱结束后由专业评委打分,最后排名成绩综合评委分数(60%)和第一轮大众评审的票数(40%),决出一、二、三等奖。本次决赛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以及网络人气奖1名,优胜奖6名。
一鸣惊人
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决赛场上一鸣惊人,直接晋级冠军排位赛?这是12位参赛选手们通往上外研究生“歌王”道路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能在一开场就先声夺人,12位选手可是没有少下功夫,温暖的怀旧金曲,动感的青春舞曲;流行传唱的中文歌,时尚风行的外文歌;选手们有的浅吟低唱,有的引吭高歌。台上有研一的同学,也有研二的学长,正如8号选手朱焕伟的参赛宣言那样:想把我唱给你听,在这场关乎荣誉更关乎友情的舞台上,12位选手将最本真的自我,最内心的声音唱给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听。一鸣惊人的不仅仅是当晚比赛的12位选手,上届 “歌王”研二学长王晓航也向在场观众一展冠军风采,一曲《她说》,动情的演绎,纯熟的唱法,一开口便引得全场掌声连连。然而比赛终究是比赛,尽管各位同学都呈现出了精彩的表演,但首轮过后仍然有4位同学遗憾告别赛场。
歌我青春,唱我梦想
经过首轮直接晋级的4位选手和通过清唱PK环节最终杀入冠军排位赛的2位选手们还没来得及庆祝初战告捷的喜悦,又一难题摆在了他们通往冠军的道路上。如何歌唱“青春和梦想”,如何能用歌声表达对青春岁月的感慨,对梦想的坚持呢?6位选手如何将自己对青春和梦想的不同理解和体悟通过一首首歌曲展现出来,成为本场比赛的最大看点。当然,6位选手都没有让在场观众失望,7号选手李伟铭深情演绎的一曲《流浪记》向我们展现的了都市中焦躁不安、困惑不已的年轻人们对青春的迷茫和落寞。当然青春呈现的更多是活力和希望,就如同11号选手麦合木提和12号组合Be young 分别演绎的《All rise》和《红日》一样,动感的节奏是青春不知疲倦的生命力,充满正能量的歌词是青春永不言败的勇气。青春常常需要梦想作伴,对于梦想,1号选手黄韫雅一曲《看得最远的地方》用清亮的嗓音告诉我们,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青春时做个爱做梦的少年;6号选手马涛则选择一曲阿语版的《冰雪奇缘》主题曲《let it go》,充满异域风情的演绎试图告诉我们不要前瞻后顾,放手追寻自己的梦想;而8号选手朱焕伟演唱的英文经典歌曲《you raise me up》似乎向我们传递着,去感恩我们追逐梦想过程中,那些给予过我们帮助的人们。青春和梦想在6位同学的演绎下变得那么生动,那么多彩。
分享荣誉
最后经过激烈的角逐,7号李伟铭获得本届歌手大赛一等奖;11号麦合木提和12号Be young组合获得二等奖;1号选手黄韫雅、6号选手马涛和8号选手朱焕伟获得三等奖;5号选手陈亦霄以超1300票的网络投票数夺得网络人气奖;2号陈瑛芳、3号张雨婷、4号李献盛、9号杜聪平和10号郜芳芳获得优胜奖。
五月的天,刚诞生的夏天;五月的天,梦开始要鲜艳;五月的我们用活力温暖春日,用歌声震撼舞台。每个梦想的五月,研究生歌手大赛都会带来这个初夏最动人的声音。无论是初赛之时的跃跃欲试,还是决赛之夜的扣人心弦,无论你喜欢小清新还是中意摇滚,选手们总会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让我们一起期待明年的歌手大赛再见。(文/徐文斌;图/李中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