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与生活—剑桥大学留学体验
----第124期博士沙龙
2014年3月4日晚,第124期博士沙龙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604会议厅成功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陈娟和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卢超,分享有关剑桥大学学术与生活的留学体验,令在座的老师和同学获益良多。
陈娟同学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12级博士研究生,英国剑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专业为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研究领域为阿拉伯语教育教学法、中东政治文化研究等,学术成果甚丰。
卢超同学是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0级博士研究生,英国剑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他的专业是管理理论与工业工程,研究领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创新型城市建设等。在SCI、CSSCI重要核心期刊上录用、发表论文多篇,具有丰富的科研与实践成果。
首先,陈娟同学作为英国剑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从联合培养的意义、导师的甄选与联系、联合培养的申请程序、剑桥大学亚洲与中东系简介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联合培养博士(英语称为“Joint-Training PhD”),属于留基委建设高水平大学研究生项目之一,旨在选拨一流的学生、赴世界一流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师从一流的导师学习。培养期限是半年到两年,留基委提供往返机票、生活费等,属于财政部、教育部专款专用。联合培养有利于接触名校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多彩的社会人文风情,建立广泛的学术联系,把握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前沿和动态,提高国际交往能力和专业学术能力。
那么联合培养的具体申请流程是怎样的呢?陈娟博士生为我们进行了细致的讲解。9月至12月,先要联系外方导师,获得邀请函;9月至次年3月,要参加外语考试,比如雅思、托福等;次年3月,进行校内PK;4月到5月,材料上报留基委获批;到6月,办签证等出国手续、陆续派出。
剑桥大学历史悠久,约有400多年历史。本科学制四年,包括一年海外进修或实习,可以同时学习两门外语。硕士学制一年,博士3-4年。 剑桥大学亚洲与中东系本科生课程体现多学科、多文化交叉融合。除了授课型硕士要修课程学分外,学术型硕士和博士都没有课程,主要在导师指导下撰写毕业论文,无发表要求。校内学习资源丰富,大学图书馆、系资料室、各个学院藏书室应有尽有。学术讲座、研讨会、校际、国内、国际交流活动、项目频繁,并与瓦利德王子伊斯兰研究中心、海湾研究中心、伊斯兰手稿中心等学术机构往来密切。
陈娟同学的讲解让我们对联合培养的申请以及剑桥大学亚洲与中东系阿语教学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0级博士研究生卢超同学从学术与生活两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与体会。
首先卢超同学通过自己的研究经历对比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不同的方法。定性研究依据大量历史事实和生活经验材料,定量研究调查得到的现实资料数据;定性研究通过逻辑推理、历史比较、归纳的手段,定量研究则通过经验测量、统计分析和建立模型的方式;定性研究的学科基础建立在逻辑学、历史学而定量研究则建立在概率论、社会统计学的基础上;定性研究的表述方式以文字描述为主,定量研究则以数据、模式、图形为主。国内管理学领域的主流研究方法侧重于定量的实证研究,重视相关科学方法和数学建模工具的应用,进而达到检验假设、发展理论的目的。而在英国的商学院,定性的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应用相对广泛,重视产业界实践,强调从大量的案例中发现共性规律、提炼相关理论。
接下来,卢超同学就剑桥大学的学院制以及一些风俗、文化生活与大家分享。学院制为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成长环境,构筑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育人平台,建立了专业教师深入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学业指导、密切联系所教学生的强力纽带。五月舞会、唱诗、正式晚餐、康河撑篙寻梦等学院活动也为我们掀开了剑桥神秘面纱的一角。
最后,讲座进入问答阶段,同学们对两位博士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了兴致勃勃的讨论。讲座在热情洋溢的气氛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