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打开国考大门的金钥匙
2014年国家公****笔试环节已经落下了帷幕,上海市公****的号角即将吹响。为了让积极备战的上外学子们在即将到来的面试中有更出色的表现,上研职团再度邀请到上海高级法院的郑重法官为大家指点迷津。郑重法官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曾多年担任公****面试官,经验丰富。2014年1月4日、 5日,公务员面试指导讲座在逸夫图书馆604室如火如荼地展开。郑法官结合国考面试官的经历,理论联系实际,对结构化面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令大家受益匪浅。
讲座伊始,郑法官就公****的面试环节做了概述。从表面上看,公务员面试考查的是考生的知识和技能,但其潜在的意义更加值得关注,譬如对考生价值观、态度、品质、社会动机的考查。随后,郑法官请参加培训的同学逐一进行自我介绍,并随机提问自我认知类面试题。大家的答案各具特色,有人颇具创意地用老鼠来比喻自己,有人借用“宝哥哥林妹妹”来诠释名字的意义,还有人分享了留学生活的点滴。介绍结束后,郑法官提出了如下改进意见:1. 加强对声音的控制,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同时要保证在没有麦克风的情况下音量可以让在场的每一位考官听清楚;2. 注意仪表、形态。应控制好表情,不能笑场也不能面无表情。手势可以有,但不宜多,这样会显得紧张。答题时应和考官有目光的交流,环视各位考官;3. 答题时要树立公务员的思维方式,即对人对事都要理性、客观、宽容;4. 回答时应紧扣题目,切忌偏题,就一个话题讲三分钟左右,分层分点作答可以显得思路更加清晰。
在自我介绍环节之后,郑法官开始对结构化面试进行详细的讲解。什么是结构化面试?结构化面试也称标准化面试。是根据所指定的评价指标,运用特定的问题、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严格遵循特定程序,通过测评人员与应聘者进行语言交流,对应聘者进行评价的标准化过程。“结构化”体现在面试试题结构化、测试内容结构化以及评分标准结构化三个方面。对于结构化面试的作答程序,郑法官给予了重要提示:1. 可以准备一题回答一题,也可以准备好一起回答。建议准备一题答一题;2. 准备时间和回答时间要合理分配,每题准备0.5- 1分钟为宜;3. 准备时可在草稿纸上列出简要提纲;4. 并不是答题时间越长越好;5. 首题原则——面试开始时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最重要。
接着,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公务员面试的命题思路,郑法官对公务员面试的基本测评要素进行了分析。首先是综合分析能力,需要针对某一社会问题进行分析;二是言语表达能力,要求面试者口齿清晰,讲述内容有条理;三是应变能力,要求面试者在压力状况下情绪稳定,反应敏捷,问题考虑周到;四是计划、组织、协调能力,要根据部门目标,预见有利和不利因素,能抓住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有决策力和执行力,个人定位清晰,权属意识明确;五是举止仪表,即外在穿着和言行举止均要得体;六是专业能力,要求面试者对部门、职位工作特点有正确的了解和认识,能够利用专业素养熟练处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能够在答题过程中体现专业素养和职位匹配性;七是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要求面试者能够建立和维持自己与他人、团体的关系,在人际合作应主动、全面,以工作为中心,以人际交往为半径,和为贵,在组织中有权属关系的意识,处理人际关系既有原则性也有灵活性;八是自我情绪控制的能力,要求其在受到较强刺激或处于不利的情境中时,能保持自己情绪的稳定,并约束自己行为反应的能力;最后是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
针对这些测评要素,郑法官提出了结构化面试的应对原则,首先,要有公务员心态,即具备责任意识、法治意识、权属意识、团队意识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再者,学会“自圆其说”,遇到冲突性类型的题目,我们的原则是“上级优先、公务优先、紧急事务优先、所有事务都要解决、可以借助外力”。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有积极的心态、辩证思维和自我批评的意识。
在为期两天的培训讲座中,同学们不仅有机会聆听到郑法官幽默风趣的理论指导与实例分析,还获得了模拟面试的机会。参加培训的同学被随机分为若干组,按照公务员面试的要求,分别担任面试官和面试者进行模拟。“请谈谈你对公务员精神的理解。”“请问你如何组织做好‘读书月’活动?”“某养老院设施好、收费合理,但是去的人并不多,你认为原因可能是什么?怎么解决?”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同学们或思维敏捷,或略显局促。无论现场表现如何,大家在临场考试的紧张感中都获得了一定的提升。
短短两天的培训让人紧张又充实,希望通过此次公务员面试指导讲座,上外学子们能够找到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再接再厉。衷心祝愿各位考生面试顺利,梦想成真!
文:上研职团 查一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