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外交官的游历与感悟——现任外交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司参赞苟皓东做客上研职团
发布时间:2013-11-26 浏览次数:1346
一位外交官的游历与感悟 ——现任外交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司参赞苟皓东做客上研职团 2013年11月21日,刚过6:00,上外虹口校区图书馆606会议厅便人头攒动、济济一堂,同学们做好准备翘首以待,似在迎接一位重量级嘉宾的到来。的确,本次莅临上研职团的,是现任外交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司参赞苟皓东,身为一名中国外交官,他曾游历过四十多个国家,遍览各地风土人情,在讲座中,他以一名外交官的独特视角,用一个个故事串连,与同学们分享了他多年行走的见闻和感悟。 人们常说,在国外,三天能看到很多东西,三个月看到一些东西,而三年,只能看到很少的东西。外交官便是这“三年”的一种,然而,外交官能够花时间在异国他乡扎下来,将异乡的人事看得透彻入里。同时,除了外交场合以外,苟皓东参赞指出,外交官另一个重要外交平台应当走出仪式的大楼,进入社会,让国人了解真实的外部世界,也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因此,在这次讲座中,参赞先生用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叙述,带领同学们进行了一场别样的异国旅行,感受最为真实的他乡风情。 苟皓东参赞第一个常驻国家是伊朗,这是二战后伤亡损失最惨重的国家之一,在战争死难者的墓地,身着黑袍的人们为亲人默哀,这五十多万的死亡背后便是五十多万支离破碎的家庭,“我外交生涯的开始,对战争就有一种认识,战争是最要不得的,” 在讲述中,参赞先生多次提到“战争”,这一路的旅程让他对战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看到无数国家因为战争而贫瘠、无数家庭为此骨肉分离,打一开始和平的种子就深埋心间。 讲述中,参赞先生展示了他与瑟利夫总统的合影。瑟利夫作为利比里亚的总统,是非洲第一位女性总统,“在非洲女人当总统比人类登月球还难,”参赞先生打趣地说,然而此话并不无道理,瑟利夫二十出头便成为四个孩子的母亲,其后又读书、从政、当总统,她的成就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和钦佩。然而即使是这样一位近乎传奇的女子,也很难带领常年战乱的利比里亚走出困境。这个国家照搬美国的民主模式,却令总统的统治深陷民主的桎梏,其领导遭到反对党的一再批驳,致使国家很难达成一致采取统一行动,导致发展缓慢。就好比利比里亚是一艘小船,22个船长(政党)各有主张,各执一桨,船只便无法朝着一个方向动弹,因此,民主无法照搬,适合国情才最重要。 时光流转,几年后,参赞先生来到了博茨瓦纳,钻石的故乡,“心灵和身体,永远有一个在路上,”他说道,钻石的光芒丝毫未能引起他的兴趣,反而是博茨瓦纳的风景,印在了他的心头,身处世界上看动物最好的地方,他在草原中偶遇狮子,领略了最为原生态的自然风光,一切都令人神往。接下来,参赞先生在大屏幕中放出了埃及和平广场的画面,只见广场中站满了游行的人群,他们高举着旗帜,似在呐喊,光是一张图片便足以令人振奋。参赞讲到,阿拉伯之春就犹如多米诺骨牌,革命在这些国家相继发生,广场上攒动的人流,向全世界发出了警报,人民无法得到其所需,统治者便会有所失。而中国共产党不断的改革调整,就是为了顺应民意,民心正,国家才能稳定发展。 接着,屏幕中放出曼德拉牢房的相片,参赞先生说,他一生最敬佩两位伟人,即邓小平和曼德拉,二者都具有非凡的意志。邓小平在经历了三起三落后,最终带领中国经济走上正确的道路;而曼德拉被发配到岛上挖石灰,泪腺受损就此不会流泪,从监狱出来后,他没有复仇,反而带领着人们去实现民主和谐,最终成功打破种族隔离,“如果我不从仇恨的记忆走出来,我的心永远关在牢房里。”宽容和无私,足以化解仇恨,抵御战争。而在美国的时代广场,他感受到了别样的爱国情怀,美国人的爱国主义近乎于宗教,悬挂的国旗随处可见,而他们的爱国既有宗教主义的庄严,更有世俗化的流露。最后,他重游伊朗,目睹了伊朗女孩袍子变短头纱更精致漂亮,草地上的年轻人悠闲地晒太阳、念诗,与西方媒体报道中的那个伊朗截然不同。“Seeing is believing(眼见为实)”,参赞先生总结道,他呼吁年轻的学生今后多走出去看世界,行走的过程就犹如阅读一本好书,思考伴随其中,而对于知识分子来说,最可贵的就是独立思考。 世界是如何看待中国的?可以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西方对中国的发展既有赞叹,惊叹于我国的进步,也不乏一些并不善意的眼光。同时,中国人在国外的表现也确实值得反思,越来越多的国人出境旅游,却是去购买各大奢侈品,正如法国大使所言,法国人希望外来的人们欣赏他们的文化,这才是一国的灵魂所在。同时,他也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建言,认为政府应当逐渐完善适合国情的精英领导集体,发挥管理的权威性和动员力,保证规划和计划的延续性,勇于改过,不断开放。而青年的学子,要孝顺父母,对于爱国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做起,做民族文化的守望者,了解和热爱祖国,不做事不关己的围观者,不做冷眼相看的旁观者,不做民族软骨病患者。 “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讲座的最后,参赞先生说道,他呼吁大家坚定信心,坚持走中国之路,用每个人的光荣劳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美丽中国。一席话让在场同学犹如醍醐灌顶,为之振奋。在一片掌声中,本次精彩讲座走向尾声。苟皓东参赞以漫谈的形式,在一段段历程中不断展开思考,反思战争的危害和民主的实践,最终升华到爱国这一主题,他平易近人、幽默诙谐,谆谆教诲如同一位亲切的师长,令在座师生钦佩之余深受感动。 (上研职团/陈晓)
虹口校区
中国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200083)
松江校区
中国上海市文翔路1550号(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