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程工教授做客第116期博士沙龙

发布时间:2013-11-14浏览次数:907

假部分结构与量词结构统一分析研究

——程工教授做客第116期博士沙龙

2013年11月11日晚,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教授、博士生导师程工教授做客第116期博士沙龙,以“假部分结构与量词结构统一分析”为主题,为在场听众带来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程工教授长期从事外语教学、语言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工作,担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外国语言文学组)成员,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他对语言结构、理论语言学,特别是生成语法有独到的见解。拥有大校军衔的程工教授以一个飒爽标准的军礼拉开本次讲座序幕,赢来在场听众阵阵掌声。

此次讲座的核心是论证英语的假部分结构(pseudo-partitive construction)与汉语的量词结构的统一性。现在多数研究认为不同语言具有几乎互不通约的数量表达方式,如果能够把语言之间在数量表达上的差异归结到词汇特性而不是语言类型的差异,进而归纳出名词量化的统一模式,无疑更符合最简方案的精神,也有利于更深刻地揭示跨语言的普遍规律。程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旨在揭示这种统一性,并以此入手,提出统一的物质名词数量结构的分析方案,给大家带来一种全新的量词结构分析视角。

程工教授首先给大家介绍了量词的概况。不同语言在数量表达方式上往往有着极为明显的差异,根据Aikhenvald的观点,量词可分为四类:数量型量词、名量型量词、动量型量词和属格型量词。程教授随之用地图向大家展示了量词使用较多的地区,使大家有了更为具体清晰的印象。数量结构内部成分顺序可分为“数-名-量”、“名-数-量”、“量-数-名”和“名-量-数”四种,其中,“名-数-量”结构形式的语言,反响型量词(echo classifier)发达。之后程工教授介绍了吕叔湘、赵元任等学者对现代汉语量词的分类,并提出自己的两分法:将传统意义的量词分为量词和度量词,其中,量词即传统语法所称“个体量词”:数量封闭,没有(概念)意义,一般能被“个”代替,不能出现在“数+量+的+名”环境中,允许脱落且不影响意义;度量词即传统语法所称“度量衡量词、集合量词、时间量词、容器量词、临时量词等”总称:有概念意义、数量开放、能出现在“数+量+的+名”环境中,一般不能被“个”代替,一般不允许脱落。然后程教授分析了量词和度量词的句法形态差异:量词语义空灵,数量有限,往往能用“个”替代,度量词意义明确,数量开放,一般不能用“个”替代;量词语法化程度较高,通常不能接受形容词的修饰,度量词可受形容词修饰;量词不可以出现在“数+量+的+名”环境中,度量词则可以;量词允许脱落不影响意义,度量词不允许;从汉语史角度看,量词的出现和使用时间要晚于度量词;从方言角度看,量词可以具有较强的定指/不定指的功能,度量词则没有。

为大家详细分析完量词概况后,程教授先简单介绍了英语假部分结构和物质名词,随后从功能、语序、度量词和量词的相似性以及of的性质四个方面阐述了英语假部分结构与汉语量词结构的同一性。功能上,假部分结构与量词结构都旨在为物质名词提供切分单位。语序上,两者呈现相同语序:数词+量词/度量词+名词。从度量词和量词相似性上来看,除了Stavrous提出的三点,还有另两条相似性:为名词提供计量单位,使其能与数词结合以及可作为名词集合量。从假部分结构里of的性质来看,有三点证据:of是虚位成分,不是真正的介词,没有自身的投射;在假部分结构中没有意义,在部分结构中却有自己的语义内容;并非所有语言的假部分结构中都存在类似of的成分,如德语、希腊语和荷兰语。

紧接着程教授从量词的功能语类属性、其来源、意义及其与名词的联系等方面,论证了把量词定性为轻名词的合理性,同时提出了轻名词短语结构的分析方法。轻名词以nP为补足语,以数词为标识语,轻名词短语本身为语段。首先程教授抛出一个问题:汉语为什么要产生自身无(概念)意义的量词(如“个”)?引发大家思考。程教授解释道,语言系统提供了一个适合的位置并配置了必要的机制,使量词在汉语中的产生成为可能。这个位置和机制不仅存在于汉语中,而且是普遍语法的一个有机组成成分。随后程教授通过介绍轻动词结构引出轻名词这一概念:轻名词是部分带有名词性特征的功能语类,并从量词是功能语类、量词起源于名词、量词与名词的关系密切和量词与轻动词的属性有众多平行之处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最后程教授指出轻名词这一说法与传统语法研究可以相互兼容。

在前面阐释的基础上,程教授进行了假部分结构和量词结构的统一分析。为进行统一分析,首先要明确量词、物质名词和度量词/群组词这三个相关成分的词汇特征。其次程教授展示了推导机制:轻名词n和物质名词构成探针-目标关系。轻名词在局部区域寻找合适名词,与其中某个可解读特征匹配,以此消除自身不可解读的强词缀性特征。同时,它可以消除下层名词不可解读特征,使物质名词数量得到合法表达。在这一节程教授通过“三个人”和“two cups of tea”分别演示了量词结构和假部分结构的推导。之后考察了汉语三个最主要的变体形式,即“数+名”、“数+度量词+的+名”和“数+名”三种结构,结果显示这一分析对相关语言事实具有良好的解释力。

最后,程教授做了言简意赅、逻辑清晰的总结。此次讲座向听众展示:语言中存在轻名词成分,属于功能语类,具有强词缀特征,nP位于DP和NP之间,标识语由数词担任;量词结构和假部分结构都是轻名词短语nP,具有同一性,在功能、意义、语序上高度相似;量词结构与假部分结构还有一些主要区别;量词结构中n和假部分结构中国[n+N]与下层物质名词形成探针-目标关系,通过一致操作使数量表达得以实现。

在提问环节中在场听众与程教授进行了热烈的学术讨论,程教授以清晰连贯的讲授思路和扎实的学术底蕴为大家带来一场学术盛宴,此次讲座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画上圆满的句号。

虹口校区

中国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200083)

松江校区

中国上海市文翔路1550号(20162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