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加衣,送温暖”
—— 研究生部2012级1班“携手零公益,为青海孩子献爱心”纪实报道
活动过去时
“零公益”的创始者为2010级英语语言文学1班,该词源自于语言学(本班级所处方向)的英文—— Ling的开头单词发音,以体现班级特色;同时,“零公益”的创意还来自于网络公益热词“微公益”。“微公益”意指公益之事从小做起,才能积少成多。作为语言学方向的学生,举办此次活动的初衷是为了将这一善举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上外学子加入到公益服务的队伍中。经过2012级语言学1班班委们开会讨论,该提议得到了一致认可。于是,我们与上一届的负责人王艳学姐取得联系,获得了大量的信息支持。在学姐的帮助下,我们联系了上海福田环保教育站,从负责人胡凯森老师处得知本月20日前他们将收集、整理一批物资,运送给青海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几经商议,班委们决定将此次活动定于10月19日(周六)上午举行。uistics
此次班委会上,我们就前期活动工作进行分工。由党支部书记韩林彦和生心委员符蓓进行海报设计和宣传单文字撰写;组织委员许婷芳负责打印和张贴海报;班长查依帆与各班班长联系,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宣传;宣传委员朱林负责班级内部动员工作。在活动的前一天晚上,1班的班委们再次聚首,落实活动现场各位负责人的任务。查依帆作为活动现场的组织者,负责总体安排和调度;朱林维持活动现场秩序;许婷芳制作登记表格,对捐赠者信息一一进行登记;韩林彦负责现场海报张贴和拍照;吴梦宇、李倩负责衣物收集、整理。考虑到可能会有零散衣物,我们提前一周购买了编织袋;鉴于可能会遇到雨天,我们买了塑料餐布以备不时之需。此外,我们还准备了玻璃绳、剪刀、宽胶带等必备用品。
前期,我们分别在线上和线下进行了活动宣传。通过互联网,我们在微博、人人网上发布活动海报和宣传材料,并得到了研究生同学的多次转发宣传。此外,我们利用飞信平台,请11级和12级各班班委帮助宣传。在线下,我们制作、打印了海报、宣传单,张贴在虹口生活区各个寝室楼下和公告栏里。
就这样,在1班热心的同学们忙碌了两周之后,“零公益”的现场活动终于拉开了序幕。
活动进行时
10月19日早上7点半,1班的活动负责人早早地来到生活区门口对活动场地进行布置。热情的保安师傅不仅为我们建议了合适的活动地点,还借了凳子供我们使用。此外,生活区食堂的老板也提供桌椅支持我们的活动,在此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由于是周六,早起的同学并不多,七点多钟时只能看到零星几位买早饭的同学。正当我们为活动的参与度略感担忧时,七点五十分,第一位同学送来了两包捐赠物品,大家打趣地说:“咱们总算有了一笔开门‘生意’了。”八点十五分,第二位同学拎着一包衣物走了过来……随着人员流动量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同学在我们的海报前驻足阅览。“你们的活动到几点结束啊?”“我马上回去把衣服拿下来。”“我的同学还托我带了两包衣服呢,等一会儿给你们送过来吧。”对每一位捐赠者,简单的“谢谢”二字都无法表达我们内心的激动与谢意。在活动现场,感人的一幕幕也在不间断地上演着:
场景1
起了个大早的张同学,看到我们的活动,走上前来说:“不好意思啊,没有衣服可以捐的,可以捐文具吗?”“当然,文具、书包都可以的。”“那好,我等会儿回来再找你们啊。”不多一会儿,张同学拎着一袋练习本和水笔回到了活动现场。原来,他一大早出门花钱为青海的孩子们买来了学习用品!在我们不住地赞赏之时,张同学只是“呵呵”的笑着,说“这是应该做的。”
张同学的善举并非个例。另一位男生朱同学,听说可以捐文具,提前一周就买好了练习本。当中午运送货物的卡车来到学校时,朱同学背着书包匆匆赶过来,将满满一书包崭新的练习本放入了编织袋里。那一刻,我们真切地体会到:爱心无价。
场景2
10月15日,我们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你好,我是蒙**。我收出来的衣服比较多,快递估计有点麻烦。到时我们就开车回一趟上外好了。我的衣服都是干净的,能穿的,你们放心。辛苦你们了!”这样一条短信让我们在活动开始前就对这位好心人充满了期待。这会是一位怎样的爱心大姐姐呢?大约9点半左右,蒙学姐开车来到了上外生活区。整整两大真空收纳袋的衣服被蒙学姐收拾得整整齐齐。衣服很沉,看着她和家人一起抬着过来,我们赶紧前去帮忙,并表达感谢。蒙学姐不住地说:“真是谢谢你们了!这些衣服我都已经洗干净了,都可以穿的。” 待其离开后,连保安师傅都不禁啧啧感叹,“真不简单啊,特地开车回来送衣服呐。”
由于车辆调度的需要,我们的活动在短短三小时后就结束了。但在仅仅一上午的时间里,我们就收到了百余位同学捐赠的近千件物品,其中包括衣物、文具、书包、玩具等。活动结束后,我们还在生活区里遇到一位女生,正为没赶上捐物时间而遗憾不已。她向我们询问了环保教育站联系人的电话,希望可以自己送去。
活动将来时
此次“零公益”活动的顺利举办离不开各位老师的支持,校保卫处老师的协助,各位班委的宣传,更离不开各位同学的积极参与。我们在此真诚地向你们表达感谢!
如今,我们总会听到“人心冷漠”这样的话语,但在“零公益”整场活动期间,一点一滴的小感动数不胜数。我们有理由相信,“人性本善”,这个社会存在正能量。虽然此次活动已经告一段落,但我们希望语言学的同学以此次活动为纽带,将“零公益”的精神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零公益”,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从身边小事做起,向这个社会传播正能量。
(文/查依帆 图/韩林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