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下的研究生大搬家——记2012级松江校区研究生顺利回搬虹口校区

发布时间:2013-07-04浏览次数:1897

镜头下的研究生大搬家

——记2012级松江校区研究生顺利回搬虹口校区

每年临近暑假,上外研究生部都要面临一次大搬迁,近500名研究生从松江校区搬到虹口校区。每次搬迁,都得到学校领导、校长办公室的高度重视,后勤实业发展公司、保卫处及研究生部全力合作完成此项工作。本年度搬家工作从5月初开始启动,后勤实业发展公司会同研究生部、保卫处和搬场公司召开两次协调会,研究生部还与后勤实业发展公司、虹口及松江两校区宿舍管理部门分别召开几次小型碰头会,做好宿舍准备、学生宿舍调配、贴床位号、校车车次、货车批次、安全保卫、现场维修、饮食和洗浴安排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6月30日的搬家工作有序顺畅。

松江校区研究生分别入住在二期学生公寓与小别墅各楼,人员分散,行李数量多,加之搬场工人人手不足等,加大了组织协调的难度。研究生部和后勤实业发展公司对此高度重视,研部做好行李批次的整体排布、志愿者安排,后勤从饮食、维修、绿化等部门调配大量人力加入到搬家工作中,因此今年的搬家工作忙中有序、高效顺畅。也涌现了许多平凡感人的小画面、小故事。

镜头一:搬家前夜21:17   松江四教3楼会议室

为确保搬家顺利,前期统筹安排一定要细致到位。搬家前一天下午,研部老师到每一间学生宿舍查看行李整理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探讨应对解决办法。搬家前夜21时17分,“大家今晚千万不要关机!手机充足电!我要随时能联络到你们!”在四教楼3楼会议室,这几句话在被反复地强调着。这天晚上,研究生部学管办的老师们在这个会议室召开了三轮搬家志愿者会议,负责客车、货车押运的同学和研会搬家志愿者同学,按不同的时间段聚到了这间办公室。有人在挥笔速记,有人在仔细阅读着手中的材料,有人在认真听着老师的安排和嘱咐。会议室里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声,搬家虽是件累人的事情,但上外人从不缺苦中作乐的精神。

镜头二:搬家前夜23:40   松江小别墅22

23时40分,102寝室的灯已经熄了。三张床上三个人醒着,三张床下,满满都是收拾齐整的行李包。窗外栀子花香,蛙鸣如旧。窗内却依稀有枕戈待旦的味道。明天是出发的日子了,三个女孩已经做好了明天化身女汉子的准备。小别墅的墙很薄,以往听得到隔壁同学的嬉笑,这一晚听到的是奋力撕扯胶带的声音和一声声疲惫无奈的叹息。

突然电话响了,4班的樊同学吓了一跳,迷迷糊糊睁开眼接了电话,听到电话里传来同班彭同学焦急的声音:“怎么办怎么办?行李袋爆掉了!”不用看眼前也能浮现出听筒那头她急得皱起来的眉眼,小樊挣扎着宽慰她:“没事没事,去找小盖吧,她们有没用完的,别急别急……”电话结束后不久,102室的女战士们相继坠入梦乡。

镜头三:搬家当天5:25   松江小别墅宣传栏前

早上5时25分,天已大亮,后勤部门为当天参与搬家人员准备的早饭与饮用水已经安放在指定位置。经过昨夜“紧急集合”,小别墅宣传栏前的自行车也已经排起了长龙。自行车的车座上都贴着车主的姓名和电话,今天它们就要跟着主人一起转移到虹口校区了。为了避免到达虹口后出现混乱,每一辆自行车都要一一登记,而登记的方式就是抄下每一辆自行车上的标签。9班的王同学是今天搬家的志愿者,5点刚过,她就准时出现在了清晨最早一班客车的协调现场,处理好手边的事情就开始手抄自行车标签。

王同学猫着腰儿,一手拿着笔,一手把纸按在自行车的车座上,一辆一辆地抄着自行车上的信息。有些同学的自行车座上还套着防雨黑色的塑料袋,用手拨一拨、眼睛贴近车座才能勉强看清楚。半个多小时候,一百多辆自行车的车贴终于都抄整齐了。此时,仍有同学过来停放车辆,10班的尹同学接替王同学坚守在宣传栏前,一方面登记后来的车辆,一方面核对自行车数量,确保万无一失。

镜头四:搬家当天 7:30    虹口生活区第一班客车到达点

连日的阴雨终于止住了,看着放晴的天,所有人都长长舒口气。早上的高速公路很顺畅,车上兴奋的声音响起:“看到龙之梦了!”“在哪里?在哪里?”虹口到了!后勤、保卫处和研究生部的各位领导和老师早就做好了迎接的准备。同学们有序地下车,抱着油画的,戴着草帽的,提桶抱镜子的——郊游野炊之气扑面而来。绑好衣架,拾掇好热水瓶,女生们叽叽喳喳开始走向宿舍楼。有动作快的,已经办好了入住手续,从阿姨手里接过信封,里头装着门卡、钥匙——一段新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穿着研部绿色志愿衫的学长学姐们也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一手拎桶一手拽席,一层一层地往上爬。攀谈之余,晏同学发现和博士学长竟然是老乡——“改天一起打羽毛球呗!”“一定一定!”

镜头五:搬家当天 9:00    虹口校区生活区7号楼前

楼下传来广播:“5号车行李已经到达……请同学们……前来领取……”恍如回到八九十年代。飞身下楼,看见许多姑娘在靠墙堆成小山的行李前踌躇:“我的在哪儿呢?”“这可怎么拿呀?”搬家师傅们还在把行李一件一件搬下车,一面宽言相告:“没得事,我们最后都会把你们的行李搬上去勒!”一听是川渝方言,心头一热。有姑娘上前开始认领行李。平头师傅满口应承着,待到另一个矮壮个子的小师傅走近了,用方言跟他说,“这个女子的,送到六楼去。”小师傅膝盖弯一弯,肩膀略一沉,两手往后一接应,一个大大的收纳盒就上了背,一步步向宿舍楼大门走去。就这样,差不多到了中午,行李已经运得差不多了。下楼时吓了一跳:十几个灰衫蓝裤的师傅,坐在楼梯上抽烟喝水,脸上颈上亮晶晶的。他们见了宿舍里冒出来的学生,只笑笑,还说:“不好意思了啊。”谢谢师傅们了!

镜头六:搬家当天13:30 松江小别墅各寝室楼

“师傅,先搬101、102的行李,103只要搬蓝色标签的行李,白色的先不用搬!”小别墅26号楼,学管办董老师和一名志愿者同学带着几名搬场工人和后勤人员,根据货车车次的行李名单,一栋栋楼,一间间寝室,逐一检查,不落下一件学生行李,不混淆不同颜色标签。紧随其后的还有刚结束二期学生公寓搬家现场的培养办米老师。

“辛苦各位师傅,这栋楼搬好了,现在请跟我去27号楼!”董老师和米老师带着师傅去了其他寝室楼。跟在队伍最后的则是小别墅服务台负责钥匙管理的阿姨,因为尚有行李在房间里,出于行李安全考虑,她再次检查了各房间,关上房门,并锁上了寝室楼的大门,等待下一部货车的到达。

镜头七:搬家当天15:51 虹口校区生活区4号楼旁

“你看,你看,那个不是冯校长吗?”“那边,那边,在帮忙修自行车的那个啊!”旁边走过的同学们兴奋地提高了嗓门。原来,冯庆华副校长在搬家现场看到一名研究生推着的自行车链条掉了,便找来现场的维修师傅和后勤中心的栾经理,他们手扶着车,猫着腰,在非常默契的配合下,不一会儿就把自行车修好了。“围观”的同学纷纷拿出手机,人群里发出阵阵欢快的笑声。

到下午17:30,大部分的自行车已经在一个个电话的催促下,回到了主人身边,搬家中还有很多很多感人的镜头,无法一一用文字记录,却已深深印在我们的记忆里……

镜头八: @上外研会 #2013搬家#

“车辆发车后,发条微博,@上外研会,告诉同学们车上的行李情况和车辆情况。”29日晚上搬家志愿者会议上,押车志愿者用心默念押车注意事项。30日一早,看着自己所押的货车行李一件件装运完毕后,志愿者拿出手机,打电话给虹口的负责老师,发短信给松江的负责老师,发微博@上外研会 告诉同学们行李和车辆情况,一阵忙碌中,货车出发了,松江再见!

虹口校区负责研会微博的同学也忙得热火朝天。有行李标签掉了的,赶紧拍下来传上网;客车上有学生遗漏的物品,微博告知同学速至3号楼旁“搬家司令部”领取;寝室过道上有散落无名物品的,第一时间拿到阿姨值班室;看到有些行李的外侧写着“谢谢师傅,辛苦了^_^”温馨话语的,忍不住拍下来@上外研会……直到晚上9点多,@上外研会 还在接听同学们的呼声,将每一条求助和感恩的微博传递给更多同学。

 

在松江装载与虹口搬运行李的整个过程中,来自后勤的各岗位师傅们发挥了巨大作用,有效地缓解了搬家公司人力不足的困境,由于他们的参与,整个搬家过程的节奏得到了有效保证。

从松江到虹口,近一年的光阴弹指一瞬。搬家,既是对过去生活的告别,也意味着新生活的开始。让我们共同期待,携手共创虹口的精彩吧!

(研究生部)

虹口校区

中国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200083)

松江校区

中国上海市文翔路1550号(20162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