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届秋季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举行
6月27日上午,我校2013届秋季研究生毕业典礼在虹口校区逸夫会堂举行。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吴友富、校长曹德明、校党委副书记李月松、副校长冯庆华、张峰、杨力、周承等校领导、博士生导师、部分硕士学科点负责人及毕业生亲友出席了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毕业典礼由研究生部主任汪小玲主持。
在本次秋季研究生毕业典礼上,共有246名同学获得博士或硕士学位,其中包括了来自9个国家的11位留学生。
曹德明校长肯定了本届秋季毕业研究生在过去几年中的表现:博士研究生或独立或与导师合作,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了论文70余篇,其中包括在《外国教学与研究》、《外国语》、《外语界》、《国际政治研究》、《国际观察》、《中国翻译》等业界知名刊物上发表的高水平论文,显示了学术研究的实力和潜力;130多名研究生参加了境内外国际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外语与文化”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吸引了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各地研究生的踊跃投稿;同学们在复旦·上外·浙大等多所著名高校共同举办的研究生学术论坛上充分展示了上外研究生的风采;“博士沙龙”已成为上海市颇有影响的学术品牌项目。5名同学获得留基委或富布莱特子项目的资助,赴美国、德国、以色列、比利时等国访学,有12名同学通过校际交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方式赴境外研讨。曹校长说,这些经历将化为同学们未来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
在踏上新征程之前,曹校长向大家提出了三点希望:
希望大家继续锤炼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把“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作为人生追求,注重及时更新知识,坚持学以致用,勇于创新创造,致力成为中国同世界各国友好合作的桥梁与纽带,成为增进中外相互理解、包容互鉴的奋进者和奉献者。
希望大家在社会大学中全身心投入到各项事业,爱岗敬业,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心尽职,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建功立业,特别是既要放眼世界,又要脚踏实地,勇于进取,走好每一步,把实现个人理想和发展个人事业与祖国伟大事业联系起来。
曹校长还希望大家始终关心母校的发展。无论大家取得丰伟功勋还是暂时遭遇挫折,母校永远会向大家张开最温暖的怀抱,希望大家常回家看看!
最后,曹校长真诚地祝福同学们在新的人生征途上拥有理想的事业和幸福的生活,前程似锦,鹏程万里。
谭晶华教授作为导师代表,向所有硕博研究生的顺利毕业表示祝贺。谭教授说,回想自己六十多年的人生,大体只做了读书、教书和写书这一档子事。无论是在小山村插队,还是在日本进修,抑或是在上外小小的研究室里,自己总在琢磨怎么读好书。虽然在座的研究生们很快会因为工作、研究、家庭和生活忙得不可开交,但谭教授依然不忘在毕业之际与同学们共勉:人生再怎么忙,也不要废弃读书和思考,大家需要挤出时间来养成阅读和思考的习惯。
在发言的最后,谭教授由衷地祝愿大家在大有作为的年代,有读书和思考永远相伴,健康、阳光、幸福地度过人生的每一天!
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生张鹏代表全体毕业生发言。他代表大家表达了对母校、师长、父母和亲友的感激之情。张鹏还回味了“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并分享了个人对校训中的“格”、“学”二字的理解。
张鹏说,“格”是格物致知,是品格高尚,是坚韧的性格,是向上的风格,是完整的人格。在“格物致知”的过程中,大家的品行得到了砺练,身心性格和行事风格得到了锤炼和升华。只有这样,才能从“格物致知”达通“格高志远”。“学”是学以致用,是终身学习,是安身立命之学,是齐家治国之学,是胸怀天下之学。在上外的学习经历,使大家对“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不仅仅是为了独善其身,也不仅仅是为了齐家治国,更是“学贯中外”,是真正的胸怀天下之学。
在庄重的音乐声中,毕业研究生依次走上主席台,校领导为他们“拨穗”授予学位和颁发证书。学位授予仪式后,校领导、导师代表和全体毕业生在逸夫会堂内合影留念。
毕业,是人生中美好的时间节点,它是句点,是逗点,更是顺承点。相信毕业研究生将以毕生的精华努力践行“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实现自己的梦想,成就你我的“上外梦”,我们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