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圆梦征程
——记2012级第二支部“我的中国梦”主题支部活动
五四青年节之际,12级第二党支部的同学们开展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的系列团学活动。在这次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学习活动中,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在同声传译课上对五·四讲话进行交替传译以及在练习后开展的座谈会了。
5月28日,在同声传译课堂上,周敏老师带领我们2班同学以口译的学习方式领悟五四讲话。在习总书记长达4022字的讲话中,我们专门节选了中国梦的部分进行口译练习。 除了口译练习之外,老师和同学们还就“我的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享彼此关于“中国梦”的看法。
口译练习之后,周敏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了关于“中国梦”内涵的探讨,启发大家将“中国梦”与“美国梦”进行对比学习。同学们首先探讨了“美国梦”的内涵——相信只要经过不懈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美国梦”通常代表了人们在事业上的成功或是企业家精神,包含以下几个要素:人人都拥有能够抵达成功的机会;成功取决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家世和背景;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人人都有信仰的自由。然而,周老师提醒我们认识到“美国梦”消极的一面,即过度强调物质财富在衡量成败和快乐上所扮演的角色,忽视多元的价值观追求;造成了对自然环境和资源能源的巨大消耗,使得人与自然对立起来;拉大了人与人的差距,人文与博爱的精神日渐淡薄,现代社会成为一片“繁华的沙漠”。这些都是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过程中应该警惕和避免出现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讲话中说到,“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我们明确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现在,大家都在谈论中国梦,都在思考中国梦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为实现中国梦应尽的责任。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同学们认为这段话是“中国梦”重要内涵的集中体现。
首先,“中国梦”不同于“美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涵盖了国家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而非仅仅是经济层面的,还包括政治、文化、科教、生态环境等方方面面,使全民族全社会走向新的繁荣;其次,“中国梦”的实现要靠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努力奋斗,而当代青年无疑成为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有着崇高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再次,“中国梦”是博爱的,包含着每一位中华儿女自己的幸福梦,只要这个梦想有利于实现自我价值,有利于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进步,就是“中国梦”的一部分;每个人的梦想汇聚起来,不断丰富着“中国梦”的内涵;最后,“中国梦”更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如果说过去我们更注重经济发展,现在和未来则要更加关注经济与文化、自然环境和人民精神道德风貌的协调发展,使中国真正成为经济强大、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国家。
此次“中国梦”的交流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相信每位同学的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答案。身为当代的中国青年,我们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我们深感自己身上肩负的使命,将怀揣着这份责任继续前进,为实现“中国梦”贡献一份平凡而不平庸的力量。我们每一位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都需要强化对自身责任和使命的认识,树立以实干兴邦精神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
让我们以青春梦想串联励志之旅,从励志感悟寻访圆梦征程。
(文:袁帅、张媛媛;图:张媛媛、吴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