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与梦想”,我们都在想什么?
—— 2012级第一支部学习习总书记“五四”讲话活动
“五四”青年节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参加“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催人振奋,引人警醒。为响应校党委和团委 “全校青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的号召,为了追寻青春的梦想,5月31日晚,2012级第一党支部在4教楼341教室展开了一场关于“青春与梦想”的讨论与交流。会议由党支部书记韩琳彦主持,第一支部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会议。
在交流会上,主持人韩琳彦首先带领大家回顾了习总书记的五四讲话稿和五四讲话精神。“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更是我们青年一代的。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梦描绘为“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都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简短的介绍之后,主持人分享了一段以“人生”为主题的PPT小动画。我们一生在追求什么,房子、车子还是票子?应该都不是,但我们在生命中又好似一直在为了这些而努力。PPT最后一页罗列出了一些关键词,如“婚姻、健康、父母”等,引发大家对人生的思考。我们拥有怎样的青春与梦想,想要过怎样的人生?作为青年人的我们在想什么,又该做什么?在关键词的提示下,同学自由组合成讨论小组,就“青春与梦想”这一话题交换看法。
一番热烈的讨论过后,各组派出代表与大家进行成果分享。朱林同学首先与大家谈了所在小组对当下男女择偶观的理解。追求什么样的另一半,也就意味着你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今男生心中的“女神”是“人美心灵美”,女生心中的理想男是“人好不花心”。但理想和现实毕竟有区别,当对另一半“第一感觉”不够时也会拿硬性条件来凑,可见现在的青年男女在婚恋观上还是比较理性、实际的。第二位发言的是路畅同学。他认为进步与压力并存。他还谈到,如今很多人都是为了一个必须完成的短期目标而日日奔走,生活得并没有意义。因为我们生命价值不在于完成短期目标,而在于实现长期梦想。随后,王海波同学就理想与孝敬父母的关系发表了看法。他认为,无论自己的人生理想是否实现,我们都不能忽略照顾父母。对于父母,我们不仅要在物质上给予支持,保证他们衣食无忧,更重要的是从精神层面上表达感恩和回报,比如经常通电话,或是陪父母旅游。对于这一方面,李倩同学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了解读。她认为,有时候,家庭关系也可能会成为我们实现梦想的牵绊。例如,母亲起先不赞成她读研,认为女孩子应该早点工作,安定下来。不过她有自己的梦想,因此选择了坚持,来到了上外,最终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之后,卢维芳、王祥、王兴伟、李兆国等同学分别就青春与梦想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讨论会中,大多同学都谈到我们生活在这个信息高速运转的时代,虽然会面临着就业、住房、婚姻和学业等种种压力,可这些“拦路虎”更应转化为促使我们不断拼搏奋进的动力。青年人要以积极、阳光的心态去接受各种挑战,时刻坚定信念并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行,脚踏实地直至完成梦想。
活动最后,出席会议的所有男生为大家送上了一首《梦想天空分外蓝》。伴着悠扬的歌声,大家一起唱响了2012级第一支部的青春与梦想。
(文/韩琳彦、查依帆 图/符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