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级一支部党员齐聚首 观励志影片畅谈梦想
2013年5月14日,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2012级第一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齐聚松江校区四教楼341教室,观看青年励志影片《风雨哈佛路》。观影结束后,在支部委员的组织下,党员和积极分子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关于梦想的影评探讨会。
本次影评会由党支书韩琳彦主持。会议一开始,支书首先和大家分享了5月13日党建交流会的心得体会及优秀案例,随后就本学期支部活动的具体计划向支部成员们作了详细说明。接下来,同学们带着感悟又一同观看了根据美国“奇迹女孩”莉丝•默里的亲笔传记《Breaking Night》改编的电影《风雨哈佛路》。这是美国一部非常经典的令青年人警醒的励志电影,通过一位生长在纽约的女孩莉丝,经历人生的艰辛和磨难,凭借自己的强大意志力,最终走进了最高学府的经历,表达了一个贫穷、苦难、文弱的女孩儿同样可以用执着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改变自己、扭转人生的主题。
在近一个半小时的影片放映过程中,在场的同学们无不为之动容。女主角那种顽强拼搏,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正是每一位青年学子、每一名学生党员所需要的。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还可能会遇到不同的风险与磨难,也许我们不会经历像女主角一样坎坷的命运,但是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挑战无处不在。不管环境多么恶劣,只要我们拥有坚定的信念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坚定理想目标,就一定能渡过难关,走向胜利。影片结束后,一场围绕着青春和梦想的影评会在大家微微红肿的眼睛和尚未平息的感动中开始了。
朱程同志率先发表了自己的观影体会。他表示除却影片本身传递的正能量信息外,他觉得生活中那些磨难和坎坷也应该被认真对待,女主角成长的环境、家人的不幸,都很容易使人丧失对生活的信心而轻易堕落。只有勇敢接受这些负能量的磨练和鞭策,并付出自己的努力,才能书写一段不一样的人生。
一直内敛沉默的朱一音同志此时也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分享了自己的三点思考:我们应当学会珍惜感恩生活中那些看似理所当然的存在;苦难,只有在走出来后才能称得上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生活中难免会遇见黑暗的时刻,我们要怀揣着一颗光明的心,美好地活着。她的看法得到了支部党员的一致认可。祁毕新月和朱苏勤等同志又补充道,一个人就是过去经历的总和,所有经历过的那些,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是宝藏。当你觉察到你生活疲惫、痛苦时,你便是在走一段上坡路了,你在进步,所以顶住,坚持,前进。
入党积极分子刘白鸽则从另一个角度评价了这部影片所折射的人生:国外的课堂灵活自由,那种纯粹的学着精神让她不禁反问“如果故事背景设在中国,女主角还会拥有这样的梦想经历吗?”;还有她觉得梦想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梦想与金钱、身份、地位这些外在的形式无关,她来自于一个人对更好人生的渴望,梦想赋予拥有她的人闪亮的光芒。王海波同志进一步用哲学的思想解析了人生的本质:个体的存在是偶然的,存在的方式则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哈佛女孩存在于贫穷错乱中,却不甘堕落,选择一条完全不同的人生之路。尽管艰辛,却是无比坚定,女主角的励志人生正是她选择勇气和执著后的精彩绽放。
各位党员和积极分子以此次影评会为平台,互相交谈,各抒己见。通过影片的激励,2012级第一支部的同学们享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更加相信梦想的力量,并学会了在坚持梦想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的人生意义。漫漫人生路中,我们难免会面临很多选择,影片中女主人公的一句话很深刻:“我没有退路,叫我只能不停的往前走,为什么不能做到?”,这也警醒了我们每一位学生党员,不要活在人生旅途的拐角处,不要总是给自己太多退路,不要总是害怕万一,退路只会让我们离成功越来越远,机会永远出现在坚持的下一秒。
(文/许婷芳、韩琳彦,校对/卢迪,图/符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