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上外校园,正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暗香氤氲夏初至。在这美好的时节,12级上研职团2013年实习经验交流会拉开序幕,5月10日18:00,作为交流会的首秀,“教育专场”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4427教室顺利举行。四位在校园工作的学姐向上外研一同学分享了他们与三尺讲台的故事,娓娓道来他们从学生到教师的华丽转变。
菁菁校园,保留着最纯真的模样和最简单的梦想,也成为上外学子就业的热门之选。四位学姐中,包括一位中学老师、两位大学老师和一位高校行政人员,为学弟学妹带来了更多选择的空间。交流会分为宣讲和问答两部分,在宣讲部分,四位学姐分别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如何从校园一步步走入工作岗位,台下同学认真聆听,记录笔记。问答部分,现场观众则与四位学姐积极互动,争相提问。
“性格决定命运,”现在上海民立中学做英语老师的解佳佳学姐一语道破选择职业的奥秘。对于自己如何走上教师这条道路,毕业于教育学专业的解学姐进行了十分理性地剖析。她认为任何事物都包括主观与客观因素,而主观原因包括性格和价值观。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即每个人的喜好、和他为人处世的方式;价值观则是一个人对事物意义的理解、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在选择一份职业时,首先要考虑清楚,这一行与自己的性格和价值观是否相符。而客观因素,诸如地域限制等,也应当考虑到位。作为也曾经历过迷茫期的“过来人”,解学姐鼓励大家把那些让自己快乐和讨厌的事情写下来,这些成长经历有助于理清思路,还可以借助当下很流行的性格测试(诸如MBTI、职业锚等),了解自己所适合的行业,例如职业锚中有“技能型”标签,便是适合做教师的一种个性,而喜欢独立,有自己发挥的空间,则属于“创新型”人才。
而谈到教师这份工作,解学姐感慨道,“细节决定质量”,真正做了教师才知道细节的重要性,每个环节都不能轻视。因此,她鼓励同学们在研究生期间获得教育机构实习的经历,对教师行业有基本的了解。当然,教育机构与中学的教学方式还是有很大不同,正规中学对板书、教态、教学语言的运用都会有较高要求,教育机构则更多地重视课堂气氛。
现任上海开放大学英语教师的郭可慧学姐演讲激情澎湃,善于调动气氛的她有着些许“新东方范儿”。相比较理性的解佳佳学姐,郭学姐选择做教师的原因更加实际,两个假期和相对简单的人际关系,让她最终走上了讲台。和解学姐一样,她也鼓励同学们最好能找正规中学实习,如果机会较少,也可去新东方等名气较大、社会认可度高的教育机构。至于如何找实习和工作,学姐推荐了学校就业办网站、应届生就业网、智联招聘和老师朋友推荐等途径。在求职时,郭可慧学姐说到,“要从气势上先压倒对方”,比如她所找的工作原本只招博士,然而凭借着自己的“气势”和自身实力,她最终还是争取到了校方录用。最后,郭学姐建议同学们,如果想要进入高校,在校期间应当勤劳一些,多做事多学习,如果有意愿,在高校的工作能为将来读博奠定良好的基础。而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因为第一份工作会对职场之路产生很大影响。
曾有人说人生最大的烦恼便是时间与金钱两难全,对于在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担任韩语老师的罗玲萍学姐来说,这个问题得到了完美的解决,做大学老师虽然工资不算很高,却能够给予自己充足的时间感受生活,这种获益,对于她来说,远比在高强度下工作拿高薪要划算的多。对于期望在高校工作的小语种特别是韩语的同学,罗学姐建议要尽量依靠老师的资源为自己寻求就业机会。曾在公司实习的经历,让她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合朝九晚五格子间的工作,在进入高校开始上课后,她才真正庆幸自己选择了正确的道路。在高校就职的她,只需每周上好自己的课,其他时间均可自由支配,“我很喜欢在学校散步的感觉,对这种生活工作环境很满意,”学姐说道。在校园里,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只需要将课上好、将学术做好、将论文写好,因此,几乎没有什么压力。同时,高校教师也拥有比较高的社会地位,可以不定期地参加各类学术会议。说到与教育机构的不同,罗学姐还提到,培训机构的授课有些近乎买卖,而在学校里,老师与同学是真正的师生关系,不但教授知识,互相之间还会培养感情,而正是这种感情,而非金钱,让她欣慰无比。
宣讲环节的最后一位学姐,是在同济大学人事处工作的徐洁。徐洁学姐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高校行政工作的职能和发展前景。高校行政工作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学院工作,如各学院配备的外事秘书,一种是机关职能部门。至于高校行政岗位的职业发展,据徐学姐说,高效管理人员和教师不同,不能在职读博,也不能参加职称评审,因此想通过管理岗位转到教师岗位几乎不太可能。因此,通常管理岗位发展从科员开始,经过副科、正科、处级等往上升,因为职位设置少,很难评上职称,如果没评上党政职务可以通过管理评级升职,也就是通常所说熬年限。在徐洁学姐看来,做高校行政人员最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的定位,与其说是行政管理岗位,但更多的是服务岗位,是为学校师生服务的。
随后,徐洁学姐向大家讲解了一些备受关注的实际问题。如户口问题,2012年起上海经过中介的派遣人员没有落户资格,而同济大学管理类岗位都是派遣制的,因此这一问题应当得到重视。至于编制问题,同济大学规定院聘的行政人员没有资格转编制,但是校聘的行政人员在工作满2年后可以转编制。徐学姐也说到,有关户口和编制问题今后相关政策很可能出现变动,希望大家可以多加关注。提到求职,学姐向同学们推荐了高校就业网和各学校的官网,许多信息会通过高校自身的官网发布。最后,徐洁学姐还是建议同学们首先想清楚自己究竟喜欢什么工作,工作环境、工作内容、 职业发展、薪酬,究竟哪一点最重要,如果不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在,也可以通过尝试不同的实习工作来寻找。
在最后的问答环节中,四位学姐又集中回答了同学们比较关心的一些问题。比如在试讲时,应该表现出严谨正规的感觉;在面试时,要做好充分准备,尽量表现出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同学们提问积极踊跃,学姐回答耐心细致,整场交流会在愉悦融洽的气氛中落下帷幕。
(文/陈晓 图/江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