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期上外博士沙龙:女性与法律: 英国文艺复兴戏剧文本中越轨的女性
4月2日下午三时许,来自台湾中山大学外文系的王仪君教授作客上外博士沙龙,为学术爱好者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英国文艺复兴戏剧中女性与法律大观园的智慧之门。本期沙龙由英语学院乔国强教授主持,另外,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卢丽安副教授也来到本次沙龙现场。
王教授首先罗列了几本描述现代英国早期犯罪问题的书籍,讲述了战火纷飞年代真假Martin Guerre与妻子的纠葛和文艺复兴时期Mary Carleton假冒身份骗婚的故事,以此引入本期讲座的立足点“规约越轨女性的法律”。王老师援引词典上对“transgression”一词的解释----违反法律、命令与义务或僭越限制,辅之以两个实例,让听众们了解到16世纪英国因“异装”(“crossdress”)而被定罪为“越轨”的女性需遭受头戴镂空铁盔游街示众的惩罚,精神上的羞辱与摧残可见一斑。
王教授提到,诚如学者J.A. Sharp所言,“理解犯罪是理解社会要素如何衔接最好的方式之一”。她向在场听众介绍了“教会法”(“Canon Law”)和“自然法”(“Natural Law”)的相关权限,包括其对婚姻问题的管辖,对“小叛逆罪”(“petty treason”)(以下犯上)的严惩,具体事例引自1603年版题为A Woman Killed with Kindness一书。
谈及巫术(witchcraft)时, 王教授说,亨利八世在“1542法案”中首次将巫术定罪,重则处以死刑。随后的“1753法案”亦明文规定巫术表演者将被罚款或关进监狱。Agnes Waterhouse是第一位因滥用巫术而被绞死的英国女性。当时,人们认为巫术与恶魔息息相关,对基督教文明构成巨大威胁,惶恐其扰乱社会,因此毫不留情地苛责巫术实施者。然而,Anne Barstow在其Witchcraze: A New History of the European Witch Hunts中,从女性主义角度将欧洲猎巫解读为企图控制女性的一种方式。这就为法国民族女英雄圣女贞德提供了注脚,本来只是“易装”(“transvestism”)和说话刻薄,却要顶着“异端”和“女巫”的罪名接受火刑。
接下来,王教授就都铎王朝时期 “服饰法”(“Statutes of Apparel”)纷繁复杂的条目做了详尽梳理。在当时人们保守的观念下,社会秩序的稳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保持男人与女人、贵族与仆人鲜明的衣着区分,因此,着装的僭越意味着社会秩序的紊乱。涉案女性中典型个例包括1441年因盼望得子而使用巫术后被捕的Eleanor Cobham和异装癖者Moll Cutpurse。
论及规训与惩罚,王教授以米歇尔·福柯的理论为点,辐射至一系列相关书籍,如Early Modern Women, Crime and Culture和Crime, Gender and Social Order in Early Modern England 等。
最后,王教授通过英国17世纪作家笛福的小说《摩尔·弗兰德斯》(Moll Flanders), 阐述个人、犯罪、惩戒与社会变迁的相互关系。讲座完毕,在场听众踊跃提问,王教授以她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悉心解答每一个问题,令大家收获颇丰。
王教授对文艺复兴时期女性与法律的生动诠释让上外学子在戏剧人物的更迭变换中想象几个世纪前英国政治、文化和文学的多彩镜像。(上外博士沙龙工作坊 邹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