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典礼顺利举行
2012年12月7日下午2点,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第36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典礼在1号楼406教室举行。出席结业典礼的有研究生部党总支书记韩殿秀老师,副书记杨雪莲老师,以及2011级党校学员。研究生部张艳老师主持本次典礼。
本期党校优秀学员代表王永艳同学首先发言。她强调,学员们都是在社会主义理想的感召下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革命志士用鲜血和汗水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而今历史的车轮驶到我们这一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把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为了共产主义而奋斗。党校的学习更加坚定了大家的信仰,以更加形象生动的方式诠释了党的性质和宗旨。王永艳还号召学员们积极行动,给身边的人送去温暖,用一生的时间去实践为人民服务的理想。
MBA学员代表邵朱山随后上台发言。他指出,对党的忠诚不一定要通过轰轰烈烈的行动表现出来,最重要的是脚踏实地地做事情。他认为,做人就要做干净的人,要讲文明,懂礼貌,自尊自重。把这一点联系到入党的事情上,就是要关心和拥护党的廉政建设。邵朱山还说,要做有用的人:要有责任,有担当;多学,多做,多看,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最后他还引用了韩殿秀老师的一句话:组织是条船,我们这群入党积极分子正站在岸边,一定要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党的这艘大船的到来,载我们驶向理想的彼岸。
接着,培训班班长徐可作了总结发言。她首先道了几声感谢:感谢研究生部党总支的周密安排,把党课设置得丰富多彩,让学员们切身地学到和感受到了关于党和党员的方方面面,以便他们在党校结束之后规划自己的学习;感谢张艳老师培训学员们一路走来,为大家解决各种问题,强化纪律管理,同时不断给予鼓励;感谢各位组长对她工作的支持,肯定了他们在带领组员们出色完成学习任务的努力。徐可还分享了自己在党校期间的一些感想。她回忆了学校纪律监察委员会冯晓中老师给党校作的关于党的纯洁性建设的报告,认为党的纪律在入党积极分子身上最突出的表现应该是正确的入党动机,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影响身边的人,让他们也加入到为人民服务的队伍中来,从而使更多的人感到幸福。徐可还说,大家要少一点功利心,多一点感恩,向善而行善。她还建议大家将彼此间的友谊延续下去,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三位同学的发言结束之后,研究生部党总支书记韩殿秀老师和副书记杨雪莲老师为36期党校7位优秀学员颁发了荣誉证书。
之后,韩老师作了精彩的发言。她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对党校的理解,韩老师认为党校应该是一个让我们找到自己的地方。她强调,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过多地往自己脑力里灌输像碎片的知识,只会让自己变得和周围人都一样,失去个性的棱角,各方面能力也会因此而下降。大家应该做有血有肉的人,能够在平凡中发现感动自己的点滴,成为鲜活之人。党校是一个让大家思考的地方,9周的时间里,1号楼406教室一直在汇聚正能量。韩老师认为真正的正能量应该是自己身上带着的,就是经常以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摆正心态,捕捉身边的感动。在谈到党校入校考试的时候,韩老师指出,考试绝不是为了让大家死记硬背,关键在于在加入党组织之前,让积极分子充分了解他们所希望加入的组织的性质和宗旨等基本问题。她在听了之前几位学院的发言之后,感触很多,主要一点是觉得大家通过党校的学习,走近了组织,走近了党员。韩老师在她发言的最后和大家分享了她对“赢”这个字的解读。她认为,最上面的“亡”告诉我们要有危机意识。目前,我们国家处于关键的社会转型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患于未然,并且思考如何才能让组织的力量继续保持下去;中间的“口”意味着沟通交流,这不仅仅是在全面的知识储备为背景的情况下的侃侃而谈,还是有感受地,倾心地沟通;“月”指时间也指身体,我们要趁着年轻做一些让自己感动的事情,同时坚持体育锻炼,保重好身体;“贝”则指金钱,要学会赚钱,同时做到不被金钱所累,赚钱也要赚得坦荡荡;最后的是“凡”,平凡之人,平凡之事,但要有不平凡的精神。韩老师说,大家都是一条条溪流汇集到了36期党校,希望同学们记得1号楼406教室,记得在党校的收获。
最后,张艳老师把党校比作了蓄水池,这个水池里汇聚了大家带来的正能量。她号召大家在汲取能量的同时,也能向周围人传播自己的正能量。“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希望36期党校学员在结业典礼后能将光和热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雄壮的国际歌,学员发自肺腑的发言,老师诚挚的希望,这一切都将成为大家对第36期党校的一片片回忆。一个结束意味着另一个新的开始。学员们一定会将在党校的收获落实到行动上,在未来的日子里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新的挑战。(文/徐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