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学术研究策略——李维屏教授做客“谈心窗口”

发布时间:2012-11-20浏览次数:556

解析学术研究策略

——李维屏教授做客“谈心窗口”

11月16日,受校妇工委、女教授女干部联谊会邀请,我校博士生导师李维屏教授做客“心灵家园”谈心窗口,为刚刚踏上学术征程的研究生们就学术研究策略提供切中肯絮的点拨。讲座由女教授女干部联谊会第五分会胡敏敏老师主持。

下午一时许,英伦厅外秋雨潺潺、凉风袭人,厅内却高朋满座、热情洋溢。望着学子们一张张求知若渴的面庞,李老师总结自己多年来的英美文学研究经验,纵横铺陈,旁征博引,为大家送上了一份学术思维的饕餮盛宴。整场讲座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科研过程、研究方法和期刊投稿。

进入主题之前,李老师首先强调,学者的价值在于学问,学术的价值在于创新。科研工作的支撑力量是研究者的学术精神,包括其理想、兴趣、意志、问题意识和思辨能力等各个方面。李老师语重心长地提醒后辈们克服情绪飘忽、浮躁懒惰等不良心态。常言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研精思远需厚积薄发,要勤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究微践行依靠内化知识、创造智慧和表述成果。随后,李老师以图表的形式为大家生动地呈现了科研与写作的过程,包括撰写计划、查阅文献、开题“实验”、找准切入点、二次文献查阅(紧扣课题)、修订计划、撰写陈述倾听、发现新知作总结等数个步骤。

接下来,李老师将研究问题的属性分为三类,即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并就每种研究的特点和功能逐一分析。谈及学术研究方法,李老师独具匠心地将Deductive/Inductive Research Approach比喻为瀑布型和登山型研究。而对于社会科学的基本范式,他指出有实证主义、阐释主义和建构主义三大类。随后,李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学术研究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主要包括:认真选题(把握原创性、前沿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精心设计(凸显学术性和理论性);合理布局(编排有序、章节合理、篇幅均衡、语体统一);科学论证(3C:correct in theme, clear in language, correct in substance);体例规范(关键词、引文、诠释、参考书目)。

最后,李老师罗列了国内外语研究的核心期刊以及学术刊物的用稿标准,让年轻学子们更好地把握投稿方向。讲座临近尾声,李老师以他一贯儒雅谦逊的待人之道、孜孜以求的学术精神为研究生们提出了寄语,鼓励他们锻炼自己独立的学者风格和批评意识,全面掌握“做学问”的学问。

讲座结束,现场掌声雷动。同学们都深为李老师谦和为人、严谨治学的态度和风范所打动。感谢这位文坛的先行者,相信同学们在李老师的指引下,一定会在学术的道路上勤奋探索、不断前行、到灯塔去。(文/ 邹娟、赵月)

虹口校区

中国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200083)

松江校区

中国上海市文翔路1550号(20162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