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书忙里偷闲乐,心远地偏陶令趣
——11级4班佘山游小感
生命中,不断地有人离开或进入。于是,看见的,看不见了;记住的,遗忘了。
生命中,不断地有人得到或失落。于是,看不见的, 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
----题记
前几日接到需要登记到虹口宿舍信息的通知,默然发现和班级同学一起在松江学习生活的时间只剩下一个多月。从朋友口中偶闻到:“生命中除了书籍之外,更重要的还有家人和朋友。”遂赶在期末论文季正式开始前,约上班里同学,一起到佘山野餐,享薄书忙里偷闲乐,心远地偏陶令趣。
沐西佘晨风,赏人文风光
11日早上大家按照约定的时间在校西门集合到车站等车,大伙们背包,运动鞋轻装上阵,一见面就打闹开,去佘山的路上,笑声更是不间断。玩笑间,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西佘山脚下,举目望视,感受到的是山的宁静与深沉。进入景区后,山间特有的凉风便轻抚我们的脸,好不惬意。三三两两漫步在山间石径上,鸟语花香,古塔钟楼,翠竹青松各类花草环绕,大家漫话阔聊,轻松自在。谈笑间,已到了西佘山之行最期待的目的地---圣母大教堂。可能是学习英语语言文学的关系,大家对于宗教文化不自觉的就有一种好奇心与亲切感。迎着教堂的小石阶,迈进教堂的大门,我们看到的是一片天,有种踏在天国的阶梯的感觉。走上石阶,到教堂前的小空地,转身才看到教堂的全貌,罗马式的拱顶和甬道,希腊式的廊柱,哥特式的尖顶, 以色列式的橄榄形钟楼; 西班牙式的东端小圆顶;中国式的清水壁、斗角地砖、琉璃瓦,不愧为远东“第一天主教堂”。轻声步入教堂,唱诗班辽阔深远的歌声便萦绕在耳畔,选择靠后排一个位置坐下,虽不信教,但却可以静静感受那一份虔诚和安宁。
拾东佘石阶,享各类美食
“人与室俱化,阴森松竹寒”。游完西佘山,我们便走在有“兰笋山”之称的东佘山上了。东佘山以山间所产竹笋有兰花幽香而著名,据说当年清康熙帝南巡至此,品赏后即御书“兰笋山”三字,并赐名此笋为“兰花笋”。一进东佘山的南大门,我们就遇到了令大家都很兴奋的长长的石阶,先是让我们班刘可和小敏同学比赛谁爬石阶爬得快,等爬到一半,看到刘可同学领先,其他同学便却改口说谁下来得快就赢,刘可同学跑得快没听见游戏规则已经改变,还在卖力向上爬,其他同学站在下面哈哈大笑。又有爱出点子的同学马上建议大家排排站,各站一级台阶,摆个千手观音的姿势,一大帮人各站一个石阶,吸引周围无数路人的目光。之后,大家便来到了东佘山的山顶,找到一咖啡吧外的空地,大家拉把椅子,一排坐在山顶,脚搭在石头上,拿出各种零食,放着音乐,大家一边分享美食,一边吹着风,聊着天。
傍湖边杨柳,玩精彩游戏
佘山回来之后,大家还意犹未尽,便在上外小别墅前的小湖边,摊开报纸,席地而坐,拿出一副牌,开始玩杀人游戏。看杀手隐藏地深,还是警察精明,还是医生妙手神医,平民如何协助找出杀手。时光无限好,游戏中,大家玩笑着,辩解着,开心着,同时也沉淀着友谊。
如果说生命就像一条大河,时而宁静时而疯狂,那么我们便在松江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留下了我们青春的张狂与调皮。眼前的无限美好,也提醒着我们珍惜剩下在松江的时光,正如李维屏老师第一节课上对我们的希冀一样:“希望你们在松江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好好地拥抱经典,拥抱生活”。
(文/图 刘细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