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心灵的宁静——记第十三期“心灵家园”谈心窗口活动

发布时间:2012-03-14浏览次数:420

寻求心灵的宁静

——记第十三期“心灵家园”谈心窗口活动 

2012年3月9日下午1点,由校妇工委主办、研究生部协办、研究生会女生部承办的“心灵家园”谈心窗口第十三期在虹口校区逸夫会堂二楼教工之家203室又一次和大家见面了。本期活动邀请到的三位嘉宾分别是原校党委组织部部长、校妇工委主任胡敏敏老师,原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党总支书记张燕燕老师以及原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厉振仪老师。本次活动围绕学习、择业以及涉外礼仪民俗展开话题。

第一位前来谈心的的是一名来自英语专业的研二学生。由于要同时兼顾实习和论文,她对英语的学习产生了困惑,并希望在场的三位老师提出指导建议。针对这个问题,张燕燕老师认为,学习任何东西都要一步步地稳扎稳打。阿拉伯语科班出身的张老师,说到当年自己的学习也是如此。她说研究生仍然处在一个非常可爱的年龄段,在这时候要认真对待身边的每件事情。这样做除了能令学生胜任一般的英语教师之职,为学生进一步深造从而从事更高阶的教育研究工作奠定必要基础,也让学生得以在其他需要英语能力的场合一展所长。对于择业来说,兴趣和机遇缺一不可。学习英语应该加强应用能力,而且要有针对性地训练。

随后,两位研一语言学专业的同学提出专业学习时间正在减少以及在实践教学当中遇到了一些困惑。对此,拥有丰富对外汉语教学经验的厉振仪老师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厉老师认为,语言学专业属于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类型。课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因为有了针对性,所以书本的知识才不那么空洞了。虽然每个中国人都很熟悉汉语,但是怎么把汉语教给外国人这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上课之前一定要好好地备课,端正自己的态度。无论教什么,都要把它教好。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一定要阅读专业内的基本书目,否则你便丧失了成为一名硕士的资格。

厉老师还谈到,作为上外的学生,接触外国人的机会比其他学校更多。这样,我们的仪表和相关的涉外礼仪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在面对自己学生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基本的教师形象。因为此时此刻,我们展示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形象,更代表了中国人的形象。而且,参加工作以后,除了具备扎实的语言能力,还应该了解必需的涉外礼仪,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总是涉及到文化礼仪的点点滴滴。

当天下午先后有9位同学与嘉宾老师促膝谈心,老师们竭力解答了同学们的困惑,谈心结束时,咨询的同学依然回味着方才的交谈。“一次普通的聊天,却让我们得到了如此之多的收获。”参与此次活动的同学表示,谈心窗口提供的这种与前辈老师对谈的形式,使我们不仅得到专业方面的指点,更能了解到平时所忽略掉的但又极其重要的知识。

本学期每周五下午的1:00到4:30,同学们都可以在逸夫会堂二楼的教工之家与老师们相约,希望各位研究生能够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之家!

此外,厉振仪老师会在近期为研究生精心开办一次关于涉外礼仪的沙龙节目,请大家予以关注,也欢迎广大研究生同学参加我们之后的相关活动!

(研会宣传部/安玉帅)

虹口校区

中国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200083)

松江校区

中国上海市文翔路1550号(20162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