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谈语言教学研究新动向,点拨语言教学研究课题要点
陈坚林教授走进博士沙龙畅谈外语教学研究现状与趋势
12月7日晚六点半,第58期博士沙龙如期与大家会面。在众多师生期盼下,本期沙龙很荣幸邀请到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坚林教授。时钟刚敲响六点,众多博士生便早已来到604报告厅,期待陈老师的精彩讲座。刚刚从外地讲学回来的陈老师,还没来得及拂去旅尘就从机场直奔沙龙与大家会面。他凭着渊博的学识,严谨的逻辑,结合目前国内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围绕外语教学研究的背景、外语教学研究的新动向、外语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等问题层层深入,同广大学子做了探讨与交流。
旁征博引,高屋建瓴——畅谈语言教学研究的新动向
讲座伊始,陈老师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及胡锦涛主席的重要讲话,向大家呈述了整场讲座研究的宏观背景,即教育应实现现代化,首先表现在教育人性化,即以人为本;其次是教育公平化;及实现教育信息化等三方面。接下来,陈老师带领大家回顾了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历程,从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战略到中国的“校校通”工程,陈老师结合自己及同龄人的亲身经历,娓娓道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巨大影响,及改革开放后我国外语教学法研究的发展历程。陈老师指出,要实现外语教学信息化,就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
接下来,陈老师高屋建瓴,给大家详细解析了国内外语言教学研究的新动向。当前,外语教学研究强调综合教学的理念,强调语言教学与学生认知发展相结合,强调语言的地道与真实性,强调结合语境开展综合与多技能教学,强调文化因素与语言教学相结合,强调语言教学与语言学习的双重自主性。陈老师进一步解释说,随着综合教学法成为主流,外语教学不再强调单一的教学方法,而是注重开发综合性的听说读写译能力相结合的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针对目前仅凭课程成绩优劣把学生定型分类为“好”“差”生的状况,陈老师通过援引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即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的,指出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所以单一武断地界定优差生是不正确不科学的。陈老师向在座各位博士生(大多是高校老师)提出殷切希望与教诲,我们的外语教学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开发立体式教材,采用个性化教学,注重学习个体多元智能的培养和发展,要杜绝单纯向学生灌输语言点的“填鸭式”教学,为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培养活泼健康的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而努力。
真知灼见,洞察现实——解析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趋势
陈老师指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可以归纳为“两个观念的转变、一个教学模式”,即从完全的以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从完全的课堂教学到计算机自主学习,及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结合的英语教学模式,加强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真正做到把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完全融合到外语教学中去。此外,陈老师根据自己多年来的语言教学实践与研究,总结了外语学习的良策,即将“自主与策略,力与法,形与实,知与行,背与解,单与合”方针相结合,讲方法,勤背诵,多运用,善于借鉴他人,发现别人学习方法的闪光点,加强多渠道思想的熏陶。
资深编辑,现身说法——点拨外语教学研究课题要点与论文投稿策略
陈老师现担任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上海外语电子出版社社长、国家级外语学术刊物《外语电化教学》副主编、中国音像协会副主席等职务,他也给我们带来了受益匪浅的“与主编面对面”的交流。陈老师向大家点拨了目前外语教学研究的要点课题,如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研究、外语教学的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研究、自主学习策略与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研究、立体式的教学与立体式的方法研究、外语教学个性化与通识化研究、网络多媒体外语教学的评估体系研究等。陈老师指出,希望在座各位博士生能潜心钻研,把这些课题进一步地深入研究下去,为我国的外语教学研究添砖加瓦。
作为经验丰富的资深编辑,陈老师向大家点拨了研究注意的要点秘诀及论文写作投稿的评判标准,如研究课题创新、整体内容充实、研究方法科学正确,及标题清晰高度浓缩、摘要突出重点、论点充分、篇幅适中等,在选择标题时避免“浅谈、刍议”等过分谦虚说法。
针对大家踊跃的提问,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经验,陈老师都给予了深入浅出的解答。最后,讲座在大家的热闹讨论与交流中接近尾声。大家纷纷表示,此次讲座的顺利与成功举行,不仅使得各位教师在学术研究上受益匪浅,而且启迪教师们进一步思考如何进行外语课堂教学,思考如何更好地培养出国家社会需要的人才。(文/蔡艳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