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辈谆谆教诲,育青年赤子之心——盛裕良校长与研究生部第35期党校学员亲切座谈

发布时间:2011-11-14浏览次数:1162

以前辈谆谆教诲,育青年赤子之心

——盛裕良校长与研究生部第35期党校学员亲切座谈

2011年11月11日下午2点,受“心灵家园”谈心窗口邀请,国家孔子学院总部终身顾问、校资产公司董事长、原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盛裕良老师来到了虹口校区教工之家。当天恰逢研究生部第35期党校学员活动之“走访身边的共产党员”环节,盛校长与前来走访的第二、第五组共20多名党校学员亲切座谈。

原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党总支书记、校妇工委委员张敏尔老师主持了此次座谈活动。张敏尔老师说,盛校长在上外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了40多年,博学多才,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宝贵经验,是我们身边优秀共产党员的典型。现场的入党积极分子十分珍惜这一难得的机会,纷纷提出了 “您什么时候入党,入党动机是什么?”、“您如何看待入党动机中某些功利心理?”、“您如何看待现在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 “您认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需要培养和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和素养?”、“您对青年学生有没有什么忠告或建议?”、“您如何看待我们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矛盾?”等一系列问题和困惑。

盛校长耐心听取了学员的提问,将问题归为三大类,以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案例,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地为学员们答疑解惑。

第一,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也就是入党的动机问题。盛校长结合亲身经历,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我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战胜了各种困难和风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和伟大复兴。针对当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矛盾和困难,我们党确实应当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听取各方意见,海纳百川。盛老师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当始终感恩党组织的栽培,脚踏实地、勤恳工作,用优秀的成绩报答党和人民。

第二,面对各种诱惑,该如何克服浮躁和功利心理的问题。盛校长指出,这归根结底是意识形态导向问题。他引用德国哲学家费希特的话,即“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能力,不是首先去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盛校长结合自身留美经历,教导学员们在诱惑面前要提高辨识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三,如何成为综合素质好,各方面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共产党员。盛校长指出,首先要注意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勤于学、善于学习,集众家之长,取自我之道。作为外国语大学的学生,我们应当努力成为具有“大气、洋气、才气”之人。这三者一脉相承,既要有海纳百川之度,又要有国际化视野,还需具备多元化知识。如此,作为学习外国语的国际性人才,才能更好地为党和国家,乃至全人类服务。此外,他强调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也至关重要。

最后,盛校长以一首曾国藩的《识人诗》结束了一个半小时的座谈,他希望学员们“识人以用事,自知以修身”。座谈后,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后将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主动向身边的先进学习,培养党性,锻炼能力,争取做一名优秀的青年学子,早日加入共产党,不辜负党组织和学校的培养。

虹口校区

中国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200083)

松江校区

中国上海市文翔路1550号(20162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