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建华老师走进博士沙龙,讲授作为精神自传的《马丁·伊登》
5月31日晚6:30,第42期博士沙龙在虹口校区如期举行,此次我们邀请到的主讲人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虞建华教授。本期沙龙由图书馆馆长助理张绍铎副研究员和10级博士生丁秉伟分别主持,共分论文大赛点评及颁奖、专题研究探讨及现场问答三个环节。研究生部党总支书记韩殿秀老师出席了该次讲座,并进行了颁奖。
去年5月份,图书馆和研究生部开始携手举办“上外GALE杯文献综述论文大赛”,意在鼓励硕博士生在撰写相关专题论文之前,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认真地研究。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两届,得到了硕博士生的积极参与。
沙龙伊始,我们对在第二届“GALE杯信息素质竞赛”中获奖的同学进行了颁奖,此次颁发的是翻译与文学方向的奖项:一等奖:中国翻译研究六十年综述——郑晔;二等奖:1979~2010年日本、中国大陆村上春树研究述评——张敏生;三等奖:日本学者大江健三郎小说研究述评—以研究专著为中心——兰立亮、述评国内对小说《简·爱》的研究——胡娟娟、艾丽丝·门罗研究发展述评——周怡、解释学在国内文学翻译研究的应用述评——余征。
其后,虞老师结合选手的获奖论文,细致入微地分析了论文的选题、文章的整体结构及其价值意义的大小,进而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评说:“文献综述要求我们要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来解读他人的研究成果,而不是其论文的堆砌;文献综述的研究视角要有新颖性;在撰写文献综述论文之时,要注意语言的严谨性,要有文献资料的支撑;文献综述的论文是要对与论文主题相关的研究成果予以探讨,是资料的研究,即要说出他人研究成果间的差异及其缘由,而不是资料的搜集工作”。虞老师的这席话让在场的硕博士生受益匪浅!
在针对学生对做学术应该是以“理论为基”或是以“文本为基”的疑惑上,虞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要以“话语语境为基”。随后,虞老师以“文学的市场化和作为精神自传的《马丁·伊登》”为题,对这部被普遍看作“自传体小说”的作品提出一种新的解读,这也是他对自己学术研究方法的一种解析。
虞老师首先分析了杰克·伦敦在其回忆录《约翰·巴雷康》(1913)中宣布:“我就是马丁·伊登”的这一言辞,解说了主人公马丁·伊登(Martin Eden)的英文名字及其最初发表文章的3本杂志与作者本人最初发表文章杂志间的对应关系。虞老师指出“无疑杰克·伦敦试图将小说作者与小说人物混为一谈,希望读者在小说主人公中看到他自己。这一动机值得解读”。继而,虞老师“将杰克·伦敦的这种自我塑造置入美国文学市场化刚刚起步的历史语境之中”,探究了“文内、文外两个作家”在形象上的相似、经历上的相仿,但却对文学市场化持有不同的态度——“杰克·伦敦努力寻求一种艺术与大众口味可以兼顾的出路;马丁则遵从一种抽象的美的原则,不放弃艺术标准,不向市场缴械”,究其缘由,则是杰克·伦敦为“‘配合’主流意识形态,在一个价值观念重建的时期,共同‘塑造’着一个典型的、矛盾的当代美国人形象”。虞老师认为“小说不完全是‘自传体’的,但说它是一部‘精神传记’则十分恰当。而这一则精神传记在表达对文学市场化的批判的同时,又迎合了市场的期待”。虞老师总结到:“在杰克·伦敦身上、在杰克·伦敦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美国一个重要历史转折时期的生动的剖面和当时以他为代表的很多作家面对的困惑。不是《马丁·伊登》这部小说本身,而是故事背后的‘潜台词’,才是我们了解杰克·伦敦和他的时代的基本文本”。虞老师从分析杰克·伦敦所处的历史语境入手,在对小说进行文内研究的同时更对其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文外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文学作品“语境研究”的成功范例。
在沙龙临近尾声的问答环节中,听众们向虞老师提出了“历史”与“文本”是否有区别、历史的真实性如何等问题,虞老师则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对这些问题做了精彩的回答。虞老师特别指出:“‘自传’与‘自传体小说’只是虚构形式不同,并无本质差别。作家的主体性,作品的文本性都决定了此类文本不可能是真实经历和感受的写照。”最后,伴着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本次博士沙龙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研究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