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术之人 开科研之路
――记第一期硕博论坛暨学术立项经验交流会
2010年11月24日晚六时整,由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会学术部主办的本学期第一期硕博论坛暨学术立项经验交流会在四教楼427多媒体教室拉开帷幕。本次交流会旨在方便同学们对即将开始申请的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有一个理性、深入的了解,更好地明晰申请流程、注意事项等,从而有利于科学规划学术研究方向、成功申请科研基金并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与创新氛围。
本次交流会请来了热心的四位学长学姐,他们分别是张鹏,2010级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研究生;闵捷,2009级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朱尉贤,2009级英语语言文学(口译)方向硕士研究生;金晶,2009级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也许是前期充分的宣传工作,或者是优秀主讲人的吸引,抑或是因为培养机制改革新的奖学金制度激起了同学们对学术与科研的热情,原定6点开始的讲座才刚过5点就坐了三分之二,快到六点时,能容纳130人的教室已座无虚席。
伴着优美的暖场音乐,在同学们热切的等待中,晚六时整,第一期硕博论坛暨学术立项经验交流会正式开始。首先由闵捷学长对我校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做了整体的介绍与说明,让同学们了解了立项相关的申报人条件、评审程序、项目实施流程等。接着第一位主讲人张鹏学长从五篇博士论文选题(叔本华、马克思、维特根斯坦、基辛格、苏长和)入手,告诉同学们选题时以宏观的视野、前瞻的角度思考的重要性,并分享了他自己保持学术敏锐性的Tips,其一便是建立专属文件夹――按关键词和国内外本学科领域Top10学者建立。最后他寄语同学们,在松江的一年一定要戒骄戒躁,静下心来多读书,祝福我们的“希望多于失望,收获大于失落”,“做学术的建设者而非围观者、背叛者”。
第二位主讲人是朱尉贤学长,他主要从选题、研究方法、支撑材料三个方面结合其自己的立项过程与体会与同学们交流。他认为好的选题应是“小题大做”,例如其获得科研处立项的 《研究生一年级和本科生高年级交传笔记语言实证研究》以及在上外和复旦联合举办的硕博论坛获优秀奖的《英汉不礼貌语言的礼貌用法语用对比》皆是寻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开展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研究方法和支撑材料上,他强调除扎实掌握好本学科的方法、寻找支撑材料外,若能进行跨学科的思考研究往往能有新的突破与收获,并向同学们推荐《翻译心理学》这本书。
第三位主讲人是金晶学姐,她站在小语种的角度从如何选题、如何写申请、成功立项的收获三方面介绍其立项经验。她尤其强调选题时应借助导师这个重要“资源”,他们的辨析力与判断力往往能对题目大小、方向、视阈的确定有莫大的帮助。另外,在写申请时应想尽办法做好充分的先行研究以简洁、科学、规范的文字阐释为申请书增加可信度。此外,她说写的好的立项文章经过进一步探究、完善后完全可以作为毕业论文的一部分,这样可以大大减轻负担和提升质量。最后,她勉励同学们多参加相关学术活动,多读经典学术著作,多看前沿学术期刊,只要用心,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
第一环节主讲人发言结束后,便开始了问答互动环节,同学们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向学长学姐提问,得到了耐心详细的解答。交流会的氛围在此刻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交流会在温馨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会后,仍然有一些同学们留下来就感兴趣的问题做进一步的交流,4位学长学姐仍是微笑着“答疑解惑”,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感谢热心的四位学长学姐,他们有着求真的学术精神和丰富的科研立项经验,也感谢积极参与交流会的同学们,你们是研究生部进行学术研究的主人翁。会后,我们回收了90多份调查问卷,我们将根据同学们的意见与建议将硕博论坛办得更好。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期的硕博论坛,期待更加纯净、浓厚的研究生学术氛围,并一起期待总有一天有一位大师就从我们之间走出。
(图1:闵捷学长对科研基金项目做整体的介绍)
(图2:交流会现场,同学们积极参与,座无虚席)
(图3:问答环节,张鹏学长解答同学提问)
(图4:会后,意犹未尽的同学们与朱尉贤学长做进一步交流)
(文/图 研究生会学术部:赵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