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颖�p文苑老师与研究生探讨“口译职业与口译研究”

发布时间:2010-12-08浏览次数:758


梁颖�p文苑老师与研究生探讨“口译职业与口译研究”

127日晚63027期别具“译”格的博士沙龙在虹口校区1号楼406教室如期举行。本期沙龙邀请到我校高翻学院2010级博士生梁颖老师和文苑老师担任主讲,与大家分享她们对口译职业和口译研究的认识和心得。

文苑老师2007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同声传译专业,接受过严格的会议口译训练,并于同年就职于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主讲口译。文老师以她丰富的同传和交传经验,对口译及口译职业作了引入式的介绍。她首先从大家对口译最初的印象过渡到口译定义的诠释,指出口译的压力源于翻译过程的即时性。另外,文老师还介绍了口译的种类,如口译按照工作方式可分为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两种,同声传译又可细分为耳语同传和带稿同传(视译);按工作内容有会议口译、联络口译、陪同口译、商务口译、法庭口译、社区口译等等。最后,通过图片和短片,文老师对口译场景译者的工作环境作了直观的展示,并指出口译员角色的复杂性:口译员不仅是信息传递的桥梁,是沟通双方的调解人,是会议的直接参与者,有时还是利益的参与者。这种角色的复杂性凸显了口译工作的难度,对口译者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过文老师的生动解读,大家对口译及口译职业有了全景式的了解。

随后,梁颖老师对口译研究的情况作了详细介绍。梁老师是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讲师,在同声传译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她首先以自己在欧盟口译司的经历为例,介绍了巴黎释意学派的口译理论成就。释意学派强调听懂原文,强调译者与听者间的交流,强调译者不是实现从源语言到目标语言转码的工具,释意学派提供的理论范式对我国的口译研究具有借鉴作用。接下来,梁老师对口译研究的学科视角�p研究内容�p西方口译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口译研究趋向进行了展望。谈到口译研究的现状时,梁老师指出,口译研究涉及语言�p认知�p社会�p文化等多种学科视角,研究内容包括口译过程研究�p口译产品与译员表现研究�p口译实践与职业研究及口译教学研究四个方面。而目前西方口译研究还存在若干问题,如缺乏科研方法的培训�p缺乏实验研究对象�p缺乏相关学科的理解和支持及缺乏研究的动力等。谈及口译研究的发展趋向时,梁老师指出口译研究日渐呈现出全球化�p技术化�p定量研究和多样化的特点。

梁老师认为,虽然口译现象早已有之,但口译研究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开始兴起。研究领域最初局限在经验总结�p口译技巧和教学研究方面,不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口译研究。如今的口译研究是以跨学科研究为导向的,尽管在目前的研究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也显示出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

文老师和梁老师精彩的讲座引起了在座师生的共鸣。在互动环节,大家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气氛热烈。两位老师对同学提出的问题做了细致而具有启发性的解答。沙龙最后在大家对两位老师的掌声致谢中结束。(研究生部)

虹口校区

中国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200083)

松江校区

中国上海市文翔路1550号(20162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