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研究生学术文化节
上外博士沙龙(第138期)
名师引领
主 题:实验方法,人文学科研究方法的革新
时 间:2014年5月17日(周六)下午14:30—16:30
地 点: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6楼606会议厅
主讲人:周昌乐 教授
主讲人介绍:
周昌乐,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福建省仿脑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厦门大学艺术认知与计算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人工智能及其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要开展有关心智仿造、艺术计算、国故新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兼福建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委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心智与计算》国际网络学术期刊主编。福建省第六批“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福建省“计算机软件与理论”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并担任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Systems & Knowledge Engineering等多个国际学术会议大会主席。历年主持承担科研项目30余项,在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Journal of Vision、Neuroscience Letters、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学通报》、《软件学报》、《电子学报》、《宗教学研究》、《语言研究》、《现代外语》、《自然辩证法通讯》、《中医杂志》、《心理科学》、《中国音乐学》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15篇、EI收录62篇、文科一类15篇)。历年培养各类研究生总计108人(含博士39人、博士后2人),分属外文、中文、哲学、中医、数学、计算等6个学科。
内容简介:
尽管人文与科学的研究目标不同,但随着科学研究手段的不断发展,科学实验方法也已经引入到了人文学科研究之中。本次讲座就是在此背景下,着重介绍目前人文学科研究中的实验方法,包括保留思辨性质的思想实验、引入计算方法技术的仿真实验、以及采用认知心理手段的真实实验。随着科学实验方法在人文学科研究中的不断运用,人们不难发现,在人文学科中的实验方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范围,特别是在语言学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有传统方法无法替代的重要价值。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系统介绍,能够比较全面阐述人文学科的实验方法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意义,从而引起国内人文学科界对这一新的研究方法的关注。
博士沙龙期待您的参与和交流!
上外博士沙龙工作坊
欢迎您关注上外博士沙龙!
[1] 博士沙龙新浪微博:http://weibo.com/sisubssl;
[2] 博士沙龙腾讯微博:http://t.qq.com/boshishalong;
[3] 博士沙龙微信公众订阅号: 上外博士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