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第十三届研究生学术文化节系列讲座
哲学专题之四:当代中国网络公共领域中的世界观冲突
主讲人:郁喆隽 博士
时 间:6月13日(周四)18:00-20:00
地 点:松江校区4号楼427教室
讲座简介: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国民在精神领域呈现出日渐多元的格局,在世界观上表现为马克斯·韦伯所说的“诸神之争”。这种多元和冲突在有限的网络公共领域中表现为言论的阵营化和对立。我们从哲学上应当如何来看待这种状况?又有哪些理论资源可以帮助我们来缓解这种张力?讲座将在一系列生动案例的基础上来深度剖析上述现象。
主讲简介:
郁喆隽,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讲师,复旦学子心目中的“人气青年教师”,德国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主要从事宗教社会学、西方哲学的教学和研究。
郁喆隽主讲的复旦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可参阅“人人小站”(http://zhan.renren.com/protestantethic/?checked=true)。
主办宗旨: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对学生如是说:哲学是一种理论,但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个人对自己一生的承诺,每个人要对自己的生命、对世界、对当下的时代负责,也许有时我们会对这个社会无奈,但要对自己的生命有把握的勇气。
本次系列讲座定位为哲学思想普及讲座,将邀请复旦大学哲学系多位教授结合自身的研究领域与大家畅谈哲学。这一系列讲座力求结合哲学的基本特征,结合现代文明的历史语境与当下困境,向学生展示哲学这一独特的批判方式的理论深度与内在魅力,以帮助学生在自身的研究领域形成深刻的问题意识与深厚的人文关怀。
相关资料:
1956年,复旦大学哲学系创立,复旦大学是新中国建立后最早建立哲学系的大学之一。
2006年,在复旦大学哲学系建系50周年之际,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正式宣告成立。
复旦哲学学院设有哲学、宗教学2个本科专业,哲学学科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目前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创新基地,3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9个博士学位点,10个硕士学位点,1个哲学博士后流动站,8个挂靠研究机构。
具体请详见:
1.《论道启智》(引自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网)
(http://philosophy.fudan.edu.cn/s/129/t/425/p/2/c/5595/d/5604/list.htm)
2.《英国高等教育调查机构发布2012年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QS新排名:复旦哲学全球第15》(引自复旦大学新闻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