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下午,“创意无限,创赢人生”首届研究生创新创业分享会在松江校区四教339教室拉开帷幕。本次活动邀请到的分享嘉宾是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研究生王鹏学长和BeBeyond职业培训师刘斯亮女士。
创启未来·创业那些事儿
研究生三年级王鹏学长进过公司,跟过雷军,目前正在创业,他从三个方面分享了自身的创业经验和体悟。
首先,“什么是创业”?这是一个创业的时代。即便自己不创业,也要了解创业”,学长表示这就要了解“创业”二字的内涵。面对大家五花八门的答案,学长意味深长地说,“什么都有可能创业,但是一定要形成新形态,才可以称为创业。”
其次,“为什么要创业”?从大环境来看,现在是千载难逢的创业好时机,创业机会丰富,国家扶持力度也很大。从小环境来看,现在的教育氛围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领导力,还有诸如“挑战杯”之类的赛事能够充分锻炼有志创业的青年学生。
再次,“为什么不要创业”?“创业机会多并不意味着创业一定会成功,” 学长从自身的创业经历出发,告诉同学们“创业者在创业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意料之中和意想之外的困难,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同时还要时刻保持激情,创业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
虽然创不创业各有理据,但是学长强调这实际上是选择问题,需要激情和坚持不懈的勇气、努力和资本。同时,他也欢迎有创业梦想的同学与他多多探讨,共同进步。
思想交锋·创业三要素
随后登场的是BeBeyond的职业培训师刘斯亮女士,她通过几个小故事的串联,生动形象地提炼出了与创业相关的三个关键词。
第一是“多面手”。创业初期,创业者面临的问题很多,但解决的周期却很短,这意味着创业者不仅要“专”,更要“泛”,遇到任何问题都能高效化解。能否成为“多面手”,直接影响未来的决策准确与否,决定创业过程中获得资源的多少和创业节奏的快慢。
第二是“坚韧”。有韧劲、耐打击,是一个创业者必备的素质。事实上,创业路上出现的问题永远比预想的多。只有盯着心中的终点,坚持不懈,创业才有可能成功。
第三是“动心起念”。创业者很可能是因为一个模糊的念头才开始创业。只有在创业的过程中,这个念头才会逐渐清晰,直至明朗。所以,刘老师建议,“念头来了,不要纠结,直接放手去做”。
重磅嘉宾的精彩分享过程中,同学们掌声此起彼伏。活动现场还穿插了两轮红包派送和一轮问答环节,现场的气氛热烈,同学们与嘉宾全程积极互动。直至活动结束,仍有不少同学意犹未尽,主动上前同嘉宾继续交流。同学们表示,听完此次活动后感觉“醍醐灌顶”,希望学校能够多多开展。
伴随着国家的各项扶持政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点燃了全民的激情,“双创”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然而,对于“双创”生力军的大学生而言,创新创业依然困难重重,挑战不断。在这个大背景下,研究生会实践部前期开展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创新创业意向调查》的问卷调查,结合问卷结果和研究生同学的创业意向和诉求,举办了本届研究生创新创业分享会。实践部也将以此分享会为契机,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进行创新创业的主题探索,为研究生同学提供更加丰富的资讯和更精彩的活动。【文/研会实践部】
![]() |
![]() |
![]() |